11 月 9 日,去往从来第四回展(2024 上海)盛大开幕
11月9日,“去与来”(2024上海)第四次展览——以山水为提案与汇合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本次展览是该院品牌展览和雕塑学术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将持续至11月29日。此次展览是新一轮“去来去”行动的开始。计划以巡回展览的形式进行。邀请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恭担任项目顾问,邀请北京美术学院院长吴洪亮担任总策展人。
作为整个巡展计划的首展,本次展览邀请了丁立人、夏阳(台湾)、王杰银、鄂桂君、严丙辉、段正渠、张克端、何曦、何勇、夏阳、张伟、黄绍鹏、陈光辉、高世强、邵文焕、谭勋、志敏、王木宇、梁硕、倪伟、沈永琪(按年龄排序)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各自艺术创作领域重要代表的艺术家和行业新人参加了展览,展出雕塑、绘画、综合材料、装置、影像等作品60余件(组)。
20. 倪伟 《美兰湖》 纸本水墨 178×98cm×3 2024
17. 志敏《立体》陶瓷和金属尺寸可变 2023
12. 黄绍鹏《穿越》布面丙烯200×180cm 2024
“去与来”展览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价值建构的角度探讨了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展览以雕塑实践为出发点,结合绘画、综合材料、装置、图像、数字艺术等创作实践,邀请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参与深入的艺术交流和学术讨论。
https://wx2.sinaimg.cn/mw690/002ciGq0gy1htnafl044kj60u01che8102.jpg
该品牌展自2015年首届举办以来,不仅受到艺术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还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艺术传播。 2021年第三次展览《去与来》被上海美术馆授予“优秀展览项目”。
颜丙辉 《山雪》 纸本水墨 120×240cm 2024
何熙《》纸本水墨 96×186cm 2022
3.《海角Y》纸本综合材料204×310cm 2023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蒋梅介绍,“去与来”的学术主题从第一、二期的“雕塑实践与传统文化精神”,到第二期的“雕塑实践与书法发展”。第三次展览。在第四次展览中,“风景为谋·聚合”一方面体现了策展理念。自始至终,当代的观察和思考始终与中国文化的本源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观察视野不断扩大、专题讨论逐渐深入的趋势。这种拓展和深入使得展览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也在艺术思维层面创造了更加丰富和新鲜的激活。
1. 丁立人《屋顶风景1》布面油画80×80cm 2016
https://imgm.gmw.cn/attachement/jpg/site215/20240709/8216180239269841822.jpg
2. 夏阳《盘古石》(中国台湾),布面丙烯,剪切粘贴,纸质,120.8×215.5厘米,2006年
7、张克端《摄影》铸铜16×13×9.5cm 2024
“去与来”第四次展览的主题是“景观作为建议与融合”。选择“山水”这一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媒介,以“提案”的形式展开,不仅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精神态度和文化表象,而且具有超越地域性的意义。
作为总策展人的吴洪亮表示,“山水”是最中国化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发明了不同物体的并置来创造情感的形象。诗歌和绘画都是如此。”
在他看来,“‘汇’就是聚集在一起,意味着了解古今的渊源。本次展览的汇合不是简单的聚集,而是试图在汇合中思考、辨别、澄清和学习。”不仅是对源远流长、源远流长的山水精神在当前艺术实践中的继承和创新表达,也将其与当代人的生存、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许多新现象、新现象紧密结合起来。 AI面临的问题时代,并积极寻求以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展览开幕当天和第二天,上海油画雕塑学院美术馆将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众多专家、学者、艺术家将围绕“山水观念与当代活力”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通过研讨会和学术会议室的形式聚焦相关话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的形式。展览期间将推出学术讲座、创新课堂、艺术巡展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公共教育活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