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1-6 04:11:26

历史学的价值、学科情况、重点学校与毕业去向全解析

当你想到历史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你可能喜欢历史,但害怕找到工作,并被它吓倒;当然,你也可能会觉得,学完历史,诗词书法十足,交流时能侃侃而谈。

对于历史,你有很多想象,但都不够清晰。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历史,包括历史的价值、学科地位、重点学校、毕业去向等。

01

学历史有什么用?

如果你想知道学历史有什么用,前人已经给出了很多答案。比如,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兴衰,鉴古鉴今,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等。

但毕竟这些说法似乎有些过于学术化了。即使有些道理,也很难让听众信服。如果你能够从根本上理解这个学科以及历史是什么,你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用处。

什么是历史?

要解释什么是历史,我们首先需要对“历史”一词的词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说文解字》中的“离”是“离”、“过”的意思,表示过去和已经发生的事情。因此,含有“礼”的词语一般都具有过去的含义,如经历、历史等,指的是时间,强调历史事件的时间属性。

“史”出现较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官”字和“士”字本来是同一个字,后来分化了,也指专门记录史书的官员。

“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词第一次出现,大概是一千年后《三国志》中对孙权的描述:“我虽有闲暇,博览群书、传记、历史,借来借用奇怪的东西,但不以它们为例子,只是摘录。”

因此,历史一词本身就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具有时间和事件的含义。历史是一门研究和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学科。

简单来说,历史就是我们绞尽脑汁,尽可能地还原祖先的前世生活。借助这种记录,人类的集体记忆被反复梳理,从而不断发展人类的思维,保存文明的种子。

因此,古往今来,无数的祖先都享受着它。

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西周时期,人们用青铜器记录历史。文王演《周易》,仲尼写《春秋》,正史书都有几千年,更何况民间史的代表司马迁。 《史记》,这些资料大部分是中国二十四中所收集的,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历史可以追溯到修昔底德、希罗多德、天主教史学等。启蒙时代以后,欧洲强调理性思维,如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吉本的《法国衰亡史》等。 《罗马帝国》、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纲要》等

https://sns-img-bd.xhscdn.com/01029d01ku16ahxbyj8010mb01odmuhagh?imageView2/2/h/1080/format/webp

通过这些话,历史学家将过去带入现在,看看我们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的。如果你足够幸运成为一名历史学家,你还将通过回顾过去并与过去对话来接触现实。

历史的伟大运用

有些人认为,即使知道历史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也知道这门学科有崇高的价值和意义,但对个人有什么用呢?

大多数人从个人收益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有用性。虽然历史是文科专业,但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它并没有给你丰厚的物质回报(少数网红教授除外),但就个人成长而言,历史给你带来的收获不亚于这些物质奖励。

首先,研究历史的人自然会对真理怀有敬畏之心。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寻找信息背后的本质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以普通新闻为例。研究历史的人首先会确认新闻来源的可靠性,其次考虑其中的逻辑,然后与其他不同来源进行比较和思考,最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合理的判断。

其次,研究历史的人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的真实性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的。拥有这些史料只是解读历史的第一步。更多的是运用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去整理历史材料,看到历史的脉络。这就涉及到历史理论了。不同的历史理论对同一个材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例如,教科书中的历史观点主要来自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王朝的推翻是不同阶级斗争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同意这种解释。陈寅恪先生认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不能完全令他信服,他更倾向于从人性的角度来解释历史。王朝的推翻无非是人性对自由的渴望。

(历史学大师陈寅恪)

最后,历史可以让一个人完成自我启蒙。一个学过历史的人,不会再听别人说的。他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性来完成自我启蒙。正如康德所说,他敢于合理地运用他的理性。这些理性会让一个人在生活中更加自律、有自知之明,这是丰厚的物质奖励所无法替代的。

其实,学习历史的好处远不止我说的这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困惑。希腊圣城德尔菲神庙上有一句座右铭:“认识你自己”。如果你对自我质疑有很高的兴趣,历史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工具。

古罗马政治学家西塞罗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对出生前的历史一无所知,那么他还没有长大”。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深刻认识现在、了解当下。自己的。

(西塞罗,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

02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历史?

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大学里的历史课程,结合课程的内容和性质来看看自己是否适合。

本科阶段应该学习哪些课程?

历史学作为学科门类,主要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学文博学、文物保护技术、外语及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等。

学校开设的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历史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概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国年代史(预科) -先秦至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史、中外关系史, ETC。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afe-img.xhscdn.com%2Fbw1%2F7880cd24-74ca-480b-8524-f84811df1398%3FimageView2%2F2%2Fw%2F1080%2Fformat%2Fjpg&refer=http%3A%2F%2Fsafe-img.xhscdn.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3428962&t=a49749588be89e0718aade5746fb5d50

而本科历史学则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基础课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业课有《历史概论》、《历史论文选》、《中国历史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史学概论》等。考古学、历史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等,以及约会史、专业史、区域民族史等选修课。

(南京师范大学)

因为历史的课程很多,所以不同学校的本科课程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涉及通史和专业史。此外,还有历史史、历史导论、历史方法论等。他们主要教授历史方法和一些历史研究。想法。

这些课程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更多的需要你自己去找书。虽然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会推荐一些书籍,但是如果你不是很主动的话,老师也只会在写论文的时候推荐一些必要的参考书。

一般来说,当你进入历史这个学科时,你基本上需要做好被冷落的准备,并开始不断地阅读。最基本的《史记》和《希腊史》都逃不掉。如果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可能还需要阅读相关的思想史,比如钱穆的《中国思想史》、李泽厚的《中国思想史论》。

读书的过程很枯燥,但并不意味着你一直都是一个人读书。在大学里,你会进行各种小组讨论,可能是与同学、学长或老师。四年的读书交流,将极大地增进你对世界、对自己的认识。

冥想、求真和想象

其实结合大学课程,你应该能够发现历史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你需要读很多你可能不感兴趣的书。

所以一旦选择了历史,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中学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被动学习、等待学习和死记硬背。历史作为一门研究过去事实的学科,需要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具备研究过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真是执着又富有想象力。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目前有数不胜数的史料,这些史料不仅枯燥而且可能乏味,所以你必须有决心静下心来,用你的历史工具来整理这些史料,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如果你甚至不能坐下来阅读,那么像历史这样的学科可能不适合你。

另一个是追求真理的坚持。历史的本质就是求真属性,这就需要你仔细甄别史料的真伪,对真相有一种本能的坚持。一段历史材料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你需要比较、分析,找到你认为相对正确的证据。如果失去了对真相的尊重,你很可能会面临余英时教授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假历史,都是为了宣传而编造的伪历史。

最后,还有想象力。也许有人会好奇,想象力不正是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的能力吗?什么时候需要历史?事实上,好的历史视角不仅需要逻辑,还需要强大的想象力。对于过去发生的历史,当我们观察它们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我们共同的人性去想象它们的行为,去解释过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以及这些事情给现代人带来的意义。

说完了学习历史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问题,那么你可以密切关注哪些院校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历史专业重点学校

软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开设本科层次历史学专业的高校有近290所,包括“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普通大学等。

“985工程”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这些学校都是历史专业名列前茅的大学,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就连中山大学在四川本地的招生平均分也达到了617分。

(2021年985所大学历史排名前10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学的价值、学科情况、重点学校与毕业去向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