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1-1 17:30: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市守护一江碧水,润泽沿线千万人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优美

高架枢纽工程充分发挥拦峰减峰作用

“沧浪之水欢快地奔流,纯净的源水一路向北流去。我们是汉江的孩子,我们的心与汉江同在……”这是《碧水蓝天》中的歌词。丹心”,表达了丹江口人民最真挚的情感。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城市,丹江口大坝是该工程的龙头。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从此,甘甜清澈的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穿越中原,跨过黄河,奔涌北上,送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20多个城市。其他省市。截至2022年3月7日,累计调水量已超过45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约7900万人。

千里之外的引水来之不易。八年来,为了肩负起保护大江碧水的重要使命,丹江口水库1050平方公里的丹江口城乡44万余人牢记使命,做出承诺。确保水质安全。为民生保障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无私贡献。

责任:大家齐心协力,管好水

汉江丹江口市段全长81.52公里,起自习家店镇艾河村,流出三官店办事处潘家岩村。流经丹江口市12个镇(办事处、处、区),全长5公里多。有支流46条。为保护丹江口碧水,丹江口市全力落实河湖长制,坚决当好忠诚的水井卫士。

党和政府带头,高位推动河湖保护。丹江口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全市“四大”一把手对库区一个乡镇负责的责任机制区域。全市各乡镇建立了以镇公所主要负责人为河道科长、村(社区)主要干部为岸线长、水卫士为岸线长负责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启水务管理新常态。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治安官”工作机制,明确20名河湖检察长丹江口市还设立了市库区综合执法办公室和市河湖综合执法办公室,推动“河湖长制”进入法治轨道。管理办公室,进一步提高河湖管理质量和效率。

全面加强和积极推动何虎昌有效履职。按照市河湖长制办要求,丹江口市努力确保各级河湖长和联系单位严格按照河道巡查频次、统计等要求开展河道巡查。每季度报告河流巡逻情况。聘请十堰水文水资源调查局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市河湖长、联系单位及20个镇(办、处、区)河湖长办工作进行季度评估市、乡两级并报告评估结果。组织联系单位和河湖负责人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提高治理绩效。我市制定并发布了城市河流“一河(湖)一策”规划。一年来,市级河湖长巡河180余次,镇级河湖长巡河1200余次。他们解决了800多个涉及江河湖泊的问题,履职成效显着。

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河湖工作向基层推进。印发《关于评选民间河湖长的通知》,共选拔75名民间河湖长,不定期开展护河活动,宣传引导群众,及时汇报帮助解决涉及河流、湖泊的问题。

持之以恒,持之以恒,保持畅通的通道。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实施,丹江口市河湖面貌不断改善,河湖水质不断改善,人民幸福感升级……根据检测数据, 2021年,丹江口市省控以上9个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达标率100%;水质无V类。不仅如此,在去年全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丹江口市河湖长制获得优秀名次,考核得分位居十堰市第一。

今年新年伊始,丹江口市将河湖一把手制度纳入各镇(办、处、区)和河湖一把手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通过加强制度落实,不断改善江河湖泊面貌,高质量完成南水北调后续工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忠诚与责任:促进全地区水保护

“丹江口水库水质好、味道好、很清澈”,是受水区居民的一致评价。早年,丹江口库区水源地就曾是全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去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时评价说,水质看起来不错!

问他说得清楚吗?来取源头的活水吧。近年来,丹江口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确保“一库清水不断北流”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改造和能源改造、管网建设和铺设管道、生态修复等措施,污染治理速度加快,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统筹城乡污染治理,确保城乡生态水环境丹江口市的发展越来越好。

整治改善水质。为了保护环境,早在“十二五”期间,丹江口市就建设了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治水污染。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4座,配备城镇污水管网约70公里,全市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近年来,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机制,丹江口市完成了23个矿区地面复绿、14个城乡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海关改革与改革”验收取消等工作。沿江8家化工企业转移”。 12个建制乡镇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护。扎实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加强丹江口库区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7平方公里,完成23个矿区地面复绿;丹江口库区及关山河、狼河等重要支流森林质量改善5500亩,河岸绿化率稳步提高。

严格执法,保护水环境质量。近年来,共查处各类水违法案件421起,拆除拦河坝32处,拆除丹江口水库违建拦河、分割水面的土坝(塘)18座,非法占用丹江口水库岸线的违法建筑已被拆除。拆除面积1600余平方米的构筑物13处,浮台筏渔房22座面积1320平方米,收缴非法渔具120件。扎实推进河道采砂监管,开展河道检查162次,出动执法人员286人次;配合市公安、海事等部门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75人次;在重要河段设立10个采砂警示牌,封堵沿江18个非必要过河口,清理打击10多个非法“囤沙点”,高压打击非法采砂行为采矿工作继续进行。此外,今年还开展“守一库清水”专项行动,整改涉水问题242起,处理案件15起。保持对水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保护了中心水源地生态环境。

如果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将所向无敌。 “全市9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4%……”2021年丹江口市城乡污染治理“成绩单”。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全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创新责任:在整个城市创造良好的用水环境

一颗忠诚之心,换来绿色道路。节水行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计,是实现“一江清水永续北运”的长远之计。今年以来,丹江口市以建设国家节水型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城市节水管理水平,积极创建节水型城市,为建设“两座山”提供了坚实保障。 “示范城市、魅力水新城。

节约用水优先,理念为先。今年以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双抓并举”的方针,建立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价值观、社会观,践行新时代节约用水。增产水、节水增效、节水减污、节水减灾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水利改革发展各方面。 《全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为丹江口市进一步实现丹江口水库生态水资源有效监管和保护指明了方向。

以身作则,形成合力。自2014年启动事业单位节水单位建设以来,全市各级直属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到创建工作中。近年来,为加强监督考核,市政府还将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评价体系,为我市成为节水型公共机构奠定了基础。国家级节水城市。目前,丹江口市水利湖区局、市肖家沟市水利湖区局等9所中小学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单位,市、乡镇等8家单位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单位。供水中心和市老虎沟供水公司,已完成同级水利行业节水工作。水利机构成立。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去年以来,丹江口市以3月22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12月4日“宪法宣传日”等节点为契机开展长江保护法宣传和爱水护水志愿者活动。去年11月,我们还成功举办“关爱山河”湖北省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并联合开展“节水中国·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打造形成全社会爱水、保护水、珍惜水的共识。节水节水氛围浓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核心。为继续深化节约用水,我市持续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休渔工作。仅去年一年,就对1135名退役渔民实施一次性补偿,帮助953人就业,社会反响良好。 2020年,全市实际用水量17073万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6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1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8,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指标全部达标。

碧水丹心书写责任,努力踏上新征程。建设国家节水城市,当好“水井卫士”,丹江口市也将找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持续保护清水源头,履行送清水使命以可持续的方式从一条河到北方! (十堰日报记者刘军通讯员程勇王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市守护一江碧水,润泽沿线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