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30 20:24:17

雅安人如何与大熊猫为邻,守护好大熊猫的美丽家园?

焦点问答

“雅安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居住着约152万勤劳善良的雅安人民,也孕育着‘世界第一可爱、中国国宝’大熊猫。” 10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办“万万年”活动。 “万千天气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雅安举行。雅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彭英梅担任主要发言人表示,“风雨中的家”是很多人对雅安的印象,雅安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它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城市和州。

雅安人民如何与大熊猫为邻,守护美好家园?如何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发布会上,雅安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雅安人民在微风细雨中守护大熊猫家园

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关于生态、大熊猫保护等问题,雅安市副市长龚兵为雅安人解答了这个“人生必答题”:“作为‘大熊猫之乡’,我们特别珍惜这个世界级IP。”

具体来说,有很多生动的措施。例如,雅安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启动了历史废弃矿山修复项目,总投资5亿元。已恢复廊道栖息地3000余亩,恢复矿山生态面积14500余亩。在全省率先建立国家公园综合基层执法体系,率先实现共建共管中心实体运行,成立全省首个“熊猫警察”基层执法大队。在尼巴山、二郎山大熊猫生态廊道,连续三年拍到大熊猫“遛娃”的画面。在雅安,与大熊猫的邂逅越来越频繁。

与此同时,大熊猫作为旗舰物种的“保护伞效应”不断扩大。雅安建立了全国首个绿尾雉保护研究中心。今年5月,成功繁育四代绿尾雉,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灭绝多年的金豹、大卫两栖、光蕨等珍稀动植物也重新出现在山林中。雅安还有许多参天古树,被誉为“天之肺”。荥经县云峰山有两棵已有1700多年树龄的“镇南王”树,周围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镇南树。社区。在龚兵看来,这份大自然的恩赐离不开雅安人民的共同珍惜和保护。

用世界IP讲述大熊猫的故事

作为“熊猫之乡”,绿美雅安如何迎客? “当前,雅安正通过大熊猫文化探索、跨境旅游产业、管理服务升级,努力打造世界重要的大熊猫文化和旅游目的地。”雅安市副市长孙运义举例,精心打造熊猫文化三大特色产品:大体验、熊猫生态研究、熊猫家园度假;大熊猫主题景区碧峰峡、大熊猫文化源头灯池沟改造升级;建设大熊猫国际溯源营、大熊猫国际森林探险。拥有学校等44个留学基地,今年已接待国内外留学游客近10万人次。

在跨境旅游产业方面,雅安推动“农、商、文、旅、体、教”融合发展,突出大熊猫、茶叶两大核心IP,着力讲好跨境旅游故事。 “熊猫爱喝茶”、“看熊猫、喝雅茶”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游览雅安的首选。雅安还利用鱼子酱的交通优势,打造竹海渔村、天府鲟鱼湾等渔游一体化体验新场景,实现渔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

找准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

“世界上每100克鱼子酱,就有14克来自雅安。”发布会上,彭英梅提到了一个引起很多人关注的细节。雅安不仅有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还有科学技术的帮助。建立了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将生态优势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连接点形成线并构建圆圈以加强联系。龚兵介绍,雅安围绕13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推进强链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其中绿色数字产业最具优势和特色。雅安正在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签约大数据项目171个,预计总投资487亿元。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标准机架数量已达4万个,智能算力规模达到3284P。该产业园也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

以绿色为基础,绿色为新。雅安市副市长邓朝金介绍,雅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一区一地引领、两轴三圈联动、县域重点突破” “全区协同繁荣”,特别是在重点县突破方面,雅安各县(区)基本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御明境核心经济圈、天禄宝应生态经济圈、石罕特色产业经济圈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在网络上疯传的汉源县永里彝族乡古路村,就是该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写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婷雅安观察张超、黄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雅安人如何与大熊猫为邻,守护好大熊猫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