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豹与零跑 C01 续航实力大比拼,谁更胜一筹?
随着今天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变革,在有效提升车辆续航能力的道路上,可以说各个车企都使出了全力以赴,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比亚迪海豹和飞跃C01,那么在它们之间谁更受青睐呢?尤其是零跑汽车发出的“三年超越特斯拉,2023年进入造车新力前三,2025年进入80万辆”的大胆表态,让零跑汽车C01背后有了强大的实力?让我们通过几个维度来比较它们。我们先来看看车辆的价格,海豹一共推出了4款车型,补贴后预售-元,而零跑C01则推出了5款车型,补贴后预售-28.68万元。
可以看出,这两款车的价格区间相差不大,都是20万级的纯电动轿车,但Leap C01多了一款,入门级车型不到20万元。
——外观对比——
比亚迪海豹采用了概念车 Ocean-X 的造型思路,大灯和下方雾灯区域采用全新设计,座舱盖两侧凸起的线条和下方的凹形造型增加了层次感,封闭的格栅代表了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身份。零跑汽车 C01 采用了相当简洁的设计思路,流线型的车身让新车展现出强烈的运动效果。
-- 内部比较 -
比亚迪海豹内饰采用“海洋美学”设计,内饰采用黑白双色搭配,色彩对比强烈,白色饰件延伸至门板,加上上脊线,呈现出包络状造型,穿气式空调造型被赋予仿生设计。Leap C01 的内部曲线非常笔直,拥有三个大屏设计,照顾到前排的使用需求,同时增强科技感,空调出风口设置在中控屏下方,档位手柄区采用飞机客舱式造型, 而配色则是除了黑色之外,以亮蓝色等颜色为主色调,打造青春属性。
就汽车机器而言,在界面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安全性,其次是功能性、便利性和美观性。毕竟,在使用它时,它需要驾驶员的注意力放在驾驶和道路上,所以这首先涉及视觉易用性。有数据分析,如果汽车屏幕处于水平模式,最佳交互区域是屏幕的左侧三分之一;在纵向模式下,它是屏幕的底部三分之一。只需将常用的功能和信息提醒放在第一个屏幕上,并将最重要的信息显示放在屏幕的左侧或下半部分,这样你只需要看一下周边眼睛或稍微转动你的脸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信息。
比亚迪海豹最新的 4.0 (5G) 系统取代了新的 UI 界面,系统优化了视觉风格,大大优化了视觉和交互,并增加了阴影模式,给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布局方面,比亚迪全新的界面UI整体采用了平面设置的交互,最大化了二级菜单的显示,从根本上解决了功能菜单不易查找和操作的痛点,使用逻辑更清晰,页面设置更清晰,整体操作更便捷, 并且用户操作更简单。
此外,比亚迪 4.0 (5G) 基于 5G 技术的加持,最大下载速率约为 1Gbps,最大上传速率。以这样的速度,就算全程打开最高质量的剧,也不会有卡顿或延迟。并且其语音识别功能增加了语音区域锁定功能,可以准确实现主驾驶和副驾驶的定向语音识别。此外,得益于更强大的处理器和更强大的芯片等技术的支持,在语音识别率和智能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如静态条件下 100% 准确的音源定位、95% 的唤醒成功率、611 毫秒的唤醒响应时间、1.57 秒的在线识别响应时间,以及更多的儿童语音识别功能。通过“你好,小迪”的语音唤醒语言,可以进入智能语音模式,开启智能“汽车人”对话模式。
这
Leap C01 车机系统的界面设计非常饱满,但是因为这种饱满性,整个界面上的功能图标排列得非常密集,尤其是在二级菜单上,除了不利于盲目操作外,因为字体太小,也会导致看不清的情况。
语音方面,零跑C01车载系统搭载科大讯飞3.5代语音识别系统,可实现电话通信、行车导航、多媒体控制、座舱功能控制、随时问答互动。此外,40 多个项目,无需下载,点击使用快速应用 &斑马小程序等功能。
此外,在手机互联方面,零跑C01也是首款搭载OPPO智能小车互联的手机,可以进行多屏互联应用。车主不仅可以在手机系统桌面的负屏上快速查看车辆的当前状态,借助语音助手远程控制汽车,还可以抬起 OPPO Watch 智能手表的手腕,快速使用一键寻车、车内开/关空调等远程汽车控制功能。苹果用户还可以实现智能汽车控制、通过 Siri 语音唤醒 C01、解锁车辆、锁定、一键寻车、自动驾驶进出等功能操作,在这方面,Leap C01 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音频方面,Seal 还提供 12 扬声器 HiFi 级定制丹拿扬声器,线性失真极低,可与监听级扬声器相媲美,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声音。总功率高达 775W,以原声、动感、柔和、语音四种音效表现不同的场景,通过声场的精确定位,全面优化驾驶座、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的聆听体验。
Zero Run C01 还配备了 12 扬声器 Hi-Fi 环绕声,由法国的专业调音团队调音,3D 音效,七个音场,带来音乐厅般的享受。雷视车载KTV系统,搭配专属定制麦克风,让驾驶舱秒变卡拉OK室。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支持 OTA 升级。
整体来看,比亚迪海豹4.0(5G)在UI界面上的设计比Leap C01的车机系统更加合理便捷,并且由于采用了5G技术,海豹在车内多媒体的使用更加快速流畅,未来有待改进。
在车机芯片方面,比亚迪海豹目前尚未公布其芯片的品牌参数,但网上有传言称,海豹车机芯片是高通骁龙690芯片。据了解,骁龙 690 芯片比目前主流的骁龙 820 芯片强很多,因为骁龙 690 和骁龙 8155 芯片的性能差不多,也可以支持 5G 多屏互通的骁龙 690,但 CPU 的一些细节是 CPU 数据和图像处理的一些细节比 8155 芯片略弱。虽然是 5G 入门级芯片,但这款 690 芯片的性能确实很强大
C01配备了高通芯片,其AI计算能力可以达到8TOPS,并支持“多屏多系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在C01上,QNX系统用于仪表的系统,以及信息娱乐屏幕如中控和副驾驶等系统都使用芯片支持。并且可以实现蓝牙 5.0、WI-FI6 等连接能力。
——智能驾驶配置对比——
如今,智能辅助驾驶已经成为新车型必备的技能之一,那么在比亚迪海豹和Leap C01之间,谁在这方面更出圈呢?
该海豹配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但其搭载的芯片型号尚未披露。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可以提供车道保持辅助、交通标志识别、预测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智能远光灯和近光灯辅助系统等功能,相当于市场上主流的 L2 辅助驾驶功能。
零跑汽车 C01 标配 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备 28 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和 23 个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可提供 AR 真实世界导航、APA 智能泊车系统和 NAP 智能导航辅助系统匹配高精度地图,可实现 L2 级智能驾驶辅助。
这里想说的是,相比于其他自主品牌,零跑C01自动驾驶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领信01芯片,可以说在同类品牌中独树一帜。采用 28nm 工艺,最大算力 4.2TOPS,CPU 处理器采用阿里巴巴平头半导体公司的“玄铁 C860”,集成了典型功耗为 4W 的高性能 AI 神经元处理器。在宣传方面,官方表示,灵芯 01 比其伴侣 eyeQ4 快 1.68 倍。
这里不得不说,eyeQ4 是由研发芯片巨头英特尔旗下的一家公司开发的一款专注于自动驾驶的芯片,于 2018 年问世。灵心01才在2020年10月发布,所以可以说两者不是同时代的产品。
显然,C01 自动驾驶的硬件架构还是比魏小丽差了一点点。
——功率对比——
在功率续航里程方面,根据车型的不同,比亚迪海豹在 CLTC 模式下的续航里程为 550km,后驱车型为标准续航里程,最大功率为 150kW,最大扭矩为 310N·m,从 0 到 100km/h 的加速时间为 7.5s,CLTC 模式下的远程后轮驱动车型续航里程为 700km, 最大功率230kW,最大扭矩360N·m,0-100km/加速5.9秒,全轮驱动性能车型CLTC模式下续航650km,最大功率390kW,最大扭矩670Nm·m,0-100km/h加速时间为3.8秒。
C01 两驱车型的电机最大功率为 200kW,最大扭矩为 360N·m;四轮驱动版的最大电动机为 400kW,最大扭矩为 720Nm·m,四轮驱动版为每 100km/h 加速 4.26s 和 3.66s 两种类型。在续航里程方面,新车有 525 公里、606 公里、717 公里和 630 公里四种选择。
那么在数据下,这两款车型在电驱动系统方面又有什么技术实力呢?让我们稍微分解一下。
从最基础的电驱动系统来看,比亚迪采用了基于e平台3.0开发的八位一体电驱动系统,集驱动电机、变速器、驱动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VCU)、电池管理器(BMS)、高低压直流转换器(DC-DC)、双向车载充电器(Bi-OBC)、高压配电模块(PDU)于一体, 而集成化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减轻系统的重量,降低能耗。
此外,比亚迪密封的驱动电机采用发夹式扁线电机,提高了槽填充率,减少了铜损,可在一个平台上覆盖70-270kW。采用超薄硅钢片抑制铁损,电机功率提高40%,最高效率97.5%。在减速机械方面,采用低摩擦轴承和油导向结构,提高润滑效果,减少油搅拌损失,齿轮的精细设计减少齿轮滑差损失,首次应用低粘度油,最大传动效率达97.6%。
全时隙率
也就是说,与我们常见的圆线电机相比,密封件的扁线电机布置得更密集,因为电机的扭矩输出是由施加到导线上的电压、导线的密度和线圈的数量决定的,所以铜线的数量越多, 全槽率越高,电机的功率也得到提高。
此外,这种电驱动系统的电机也使用了油冷介质,因为电机的高温部分主要集中在绕组末端,不能直接通过水冷冷却(因为水是导电的),电机的体积也会因为额外的水道而增加。由于油不导电、不磁性,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能直接渗透到电机内部和电机的转子、定子绕组进行更完整的热交换,散热效率往往比液冷高一个数量级,因此性能和效率比水冷电机提高了3%~4%。
此外,作为传动装置连接到电机的减速器,配有低摩擦轴承和油导结构,以提高润滑效果,减少油的搅动损失,齿轮经过精细设计,以减少齿轮打滑损失,因此有效提高了传动效率。
零跑汽车C01采用自主研发的“盘古”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电驱动系统两大特点是油冷和可变架构。其中,油冷,如上所述,就不怎么说了。我们来谈谈它的另一个特点 - 变量架构。
一般来说,在前电机的布置中,由于转向机的存在,会影响电驱动系统的安装角度,一般会采用倾斜安装方式,这往往会导致电控系统倾斜,浪费机舱空间。这也是许多车企前后选择不同类型电机的重要原因。零跑汽车C01的电机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其安装角度可调,因此无需开发专门的前端电驱动系统,仅此一项就可以满足所有车型的需求。
总体而言,这两款电机都使用油冷介质,在电机的散热方面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不过,在整体系统设计方面,三合一零运行“盘古”电驱动系统显然与比亚迪的八合一融合在一起。
说完电驱动系统,我们来看看本文的亮点,比亚迪CTB和Leap CTC的电池技术对比。
比亚迪的 CTB 技术将所有电芯集成到车身中,其电池盖取代了部分内饰地板,与前后横梁形成一个平坦密封的完整车身,隔离乘客舱。这样,比亚迪将电池系统与车身整体集成在一起,可以满足电池本身的密封和防水要求,并且电池和成员舱的密封性相对简单,风险可控。
这种设计通过机体的整体结构条件来保护电池,可以说比其他电池集成技术更安全。根据官方数据,地板和上盖的一体化、空间的释放和台阶的利用率提高了 66%。结构件参与整车的力传递,扭矩刚度是燃油车的两倍,贯穿/度的扭转刚度与劳斯莱斯幻影基本持平。其中,前向碰撞结构的安全性提高了 50%,侧面碰撞结构的安全性提高了 45%,根据官方视频,比亚迪 CTB 电池被一辆 50 吨的卡车碾碎,完好无损,电池放回车内后可以继续行驶。
比亚迪的 CTB 解决方案节省的空间并没有用于加载更多的电池,而是将这部分空间留给了乘客舱,这增加了 10 毫米的车内垂直空间。不要小看这短短的 10 毫米,它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的舒适感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由于 CTB 技术让电池组能够很好地嵌入到车身中,因此无需像传统电动汽车那样抬高底盘来保护电池,并且尽可能将车身保持在低位,有效降低风阻。根据比亚迪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搭载CTB技术的海豹车型在麋鹿测试中通过了83.5km/h的速度,在换线测试中通过了133km/h的速度,稳态回转的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为1.05g,这意味着该海豹已经达到了跑车的水平。
事实上,零跑汽车号称自己是中国第一家应用这项技术的车企,其实特斯拉早在 2019 年就宣布了这项技术,其旗下的 Model Y 车型也是率先应用的,但国内车企是第一次应用这种说法并没有错。零跑汽车的CTC技术以车身结构作为电池包的外部结构,取消了电池包的部分结构设计,减少了冗余的结构设计,增加了10mm的车辆垂直空间,增加了14.5%的电池布局空间,使内部空间布局更加灵活实用。此外,相比于特斯拉“坐”在电池上的状态,零跑汽车在车身底盘上设计了一个大坑作为电池仓,通过螺栓连接、胶合等方式将电芯模块从下到上固定悬挂在这个电池仓中,然后添加盖子,形成密封空间。
此外,CTC 技术在电池托盘上增加了一层隔热层,可以在低温条件下保持电池温暖,避免电池温度过低。电池仓的侧面还设计有三角传力导块,当车辆受到较大的侧面撞击时,将侧向力转化为纵向力,并将其传递到前后车身纵梁,以避免模块之间的支撑梁变形, 从而伤害电池单元。
从整体对比来看,两款车的电池技术基本可以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为提高续航里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在结构上,虽然这两种技术都是将电芯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但不同的是,比亚迪CTB凭借刀片电池的高安全性和高结构强度,融入了整个车身的设计中。相较于特斯拉全是电芯的设计,零跑汽车CTC采用了电池模组设计!所以,严格来说,零跑汽车的CTC并不是真正的CTC,它应该算作MTC,即(to,模块到底盘),电池模块布置在底盘上,而不是电芯直接布置在底盘上。因此,可以看出它仍然将电池组视为一个需要保护的单独对象,设计出发点不同。
此外,比亚迪刀片电池中的电芯和整个电池组还可以形成类似蜂窝铝的结构,可以起到加固车身结构的作用,在提高车身刚度和抵抗结构变形的能力方面,比CTC技术更加成熟可靠。
不过,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的是,在车辆的底盘动力方面,与零运行C01相比,比亚迪密封还配备了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该系统基于电机响应极快的特点,可以实时调整每个电机的输出扭矩,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功率的变化,提高车辆安全性, 舒适性和操控性。
据了解,iTAC 技术可以通过电机旋转变压器传感器划分为每圈 4096 个采集位置,可以大大提高信息采集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响应速度方面,iTAC 识别准确率提高了 300 倍以上,并且可以提前 50ms 以上预测轮速变化趋势。当轮端抓地力出现异常但没有打滑时,系统已经识别出异常抓地力并提前调整,以恢复车辆的稳定性。
在控制策略方面,传统的控制策略只能通过制动来控制车辆,以降低车辆在面对打滑时的扭矩。iTAC 在提前预测的基础上,针对电机响应速度快、调速更准确等特点,提供了传递扭矩、适当降低扭矩、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方法。
写在最后
其实,当我们看一辆新车时,仅仅依靠单方面的实力来评价优劣,显然是不负责任的。综合评价是这辆车真正价值的表达。比亚迪海豹可以说是立足于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行业多年的科技发展基础,其技术实力绝对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因此在综合性能上绝对值得信赖。虽然零跑汽车C01在配置上已接近满级水平,但其CTC技术和全栈自研实力也代表了自身深厚的研发功底。
只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从Leap C01目前的配置来看,似乎存在一些“不随程”的情况,这与魏小丽基本相差甚远。不仅如此,虽然C01的高性价比将是一个卖点,但其背后的质量控制是否优秀,也将成为制约其未来销量的重要原因。根据之前用户对 T03 和 C11 车型的反馈,虽然这两款车的性价比都比较高,但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零跑汽车的产品质量问题确实让人头疼,尤其是在整机系统和组装过程中,零跑汽车 C01 是否会出现类似的事情,还需要时间来测试。
最后,BYD Seal 可能会依靠自有品牌的背书,继续在销售榜单上排名,这应该不成问题。而零跑汽车 C01 或许也在名单上,但要实现“三年超越特斯拉,2023 年进入造车新力前 3 名,2025 年进入 80 万辆”的崇高目标,真的只是一个未知数,至少我从零跑汽车 C01 上看不到。
那么你更喜欢谁呢?期待您的回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