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24 08:03:13

孩子喜欢独自玩就是社交能力差?未必!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分四个阶段

当我去参加家长会时,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他很沉默,很内向。当老师指导大家做活动、上课时,他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当老师要求孩子们自由玩耍、组队玩耍时,他总是不紧不慢。 ,等其他孩子都拿完了玩具,他才慢慢去拿,过了半拍。

可想而知,结果是这样的孩子没有队友,但问题是他也很佛系,不主动找同组的孩子结盟。相反,他自己玩自己的游戏。

您的孩子是否因为喜欢独自玩耍而社交能力较差?事实上,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假设这个孩子社交能力较差,性格内向,表达能力较差。事实上,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社交游戏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独立游戏阶段、并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合作游戏阶段。

在独立游戏阶段和平行游戏阶段,孩子们会自己玩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周围的其他人。文章开头的孩子大概就处于这两个阶段。一般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是3岁到4岁的孩子都处于两个阶段。

在共同游戏阶段,孩子们会自己玩耍,也会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和模仿同伴,与同伴互动交流,一起玩耍。

在合作游戏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他们将讨论游戏规则。游戏开始有了合作和分工,他们也可以有相对固定的玩伴。

如果有的孩子社交能力发展较晚,还处于独立游戏阶段,而他的同伴已经达到了联合游戏阶段、合作游戏阶段,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会和周围的同伴格格不入,就像一开始的孩子一样。 。那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较差,而是发育稍有落后,家长发现问题要及时弥补。

https://pic2.zhimg.com/v2-fa1efe46ef6bfb6950e7b86730947749_r.jpg

那么,如何更好地引导这样的孩子更好地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呢?

(1)日常指导多表达

这个方法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需要一定的技巧,因为一定要让孩子感兴趣,这样他才会主动参与。您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开始。

*比如我艾阳就非常喜欢听我讲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她必须讲半个小时的故事。我就以此为起点,重点培养她的表达能力。

每次我讲完一个故事后,我都会请他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然后谈谈他的感受。

另外,我邀请她每天给我复述她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我告诉她我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比如,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您也可以和孩子约定,让他看完每一集后,向您复述他所看到的动画片的情节。这样,孩子肯定会很有兴趣去表达。如果长期坚持,效果就会很明显。

* 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兴趣爱好,然后创造条件如果可以提供相关的材料和信息,让孩子深入了解他感兴趣的领域,甚至可以帮他报名相关的兴趣班让他可以利用这些兴趣爱好结交朋友,甚至让他在生活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当比他小的孩子或者同龄的孩子的教练。

(2)引导孩子结交更多的朋友

有时候孩子太沉默是因为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龄朋友,只能默默地独自玩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比较沉默寡言,可以创造条件,让更多孩子的同学、朋友来家里玩。如果孩子的朋友多了,他们自然就会变得不那么沉默。

https://pic4.zhimg.com/v2-0bcf479b7ae3c922eaca41ba044da72f_r.jpg

还可以帮助孩子约同学的家长一起出去玩。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与同学有更多的联系,帮助他们与同学建立友谊。

当然,如果一家人住在街上或者大院里,或者家里有一家商店那就更好了。

比如,我们艾阳每天放学回来,都会骑着自行车下楼,找同学骑车绕着小区转,一起玩。不会有任何沉默。

(3)多带孩子做手指练习

手指练习是学前阶段训练孩子口才和手脑协调能力的最佳方式。如果发现孩子的口才不是很好,家长可以每天带孩子做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手指练习,训练孩子看、听。 、说、做的协调能力。

孩子的看、听、说、做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进行小组活动时,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指示,更灵活地反应,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更好,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关注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良性循环。

结论

发现问题并不可怕,也不要太灰心。关键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及时调整,加快相关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发展,逐渐让孩子与同龄人更加亲近。

我是@爱阳育儿笔记。本人拥有多年育儿经验,家庭教育导师,中科院二级心理咨询师,文科硕士。我家里有一个七岁的女儿。在绘本阅读启蒙、英语启蒙等方面有独特的实践经验,关注我吧。 ,让我们一起科学养育孩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喜欢独自玩就是社交能力差?未必!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分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