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22 03:07:51

味精不致癌,你真的了解吗?快来看看

味精曾经和盐、酱油、糖一样,是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厨房调味品。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味精致癌的谣言开始流传。

由于“犯罪丑闻”,味精逐渐淡出人们的厨房,取而代之的是鸡精和蚝油。

01

味精真的会致癌吗?

首先,我可以非常明确、肯定地告诉你——味精不会致癌。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研究味精的安全性,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它会造成伤害。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均将味精列为“最安全”类别。

1921年,中国化学家吴云初以大米、玉米等谷物为原料,提取谷氨酸钠,命名为“味精”。它并非市场传言的“化学产品”。

谷氨酸钠物质不具有致癌性。它甚至参与人体内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脑神经和肝脏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也有人提出,味精加热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可能致癌。

当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加热到120℃以上时,确实可能会产生焦谷氨酸钠,但它并不致癌,只是不再具有鲜味,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味精的说明会建议我们在食用前添加味精。此时温度不可太高,可以防止其形成焦谷氨酸钠而失去鲜味。

所以,不要再被味精“冤枉”了。你要知道,以下食物确实有致癌风险!

https://img.mp.itc.cn/upload/20170430/1b61cbabd0154035912a1aad6ed9e9ec_th.jpeg

02

3种食物有致癌风险,别忽视!

1、油炸食品——苯并芘

实验表明,肉类在超过200℃的温度下煎炸或烧烤时,会形成大量有害物质。其中苯并芘致癌性最强,属“对人类明显致癌”的1类致癌物。

1)熏制食品时,所用木炭发生热聚合反应,散发出的烟雾,以及滴在火上的食品油脂的焦化产物,会形成苯并芘,粘附在食品表面;

2)高温煎炸食品时,重复使用的高温植物油、过度油炸的食品以及加热270℃以上产生的油烟都会产生苯并芘。油温越高,产生的量就越大。

长期吸入或食用易诱发肺癌、胃癌等癌症。

2、腌制食品——亚硝酸盐

火腿、培根、腌肉、泡菜、咸鱼等腌制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含量。

亚硝酸盐是一类具有一定毒性的无机化合物。当人体意外摄入大剂量的亚硝酸盐时,就会发生急性中毒。

另外,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胃腔的酸性环境条件下,可部分转化为亚硝胺等有害物质,破坏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导致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引起肝癌、食道癌、食道癌。癌症和胃癌。

3、发霉食品——黄曲霉毒素

老一辈人比较节俭,食物发霉了也不愿意扔掉。他们常常把发霉的部分挑出来继续吃。殊不知,肉眼看上去干净完好的部件,也曾被细菌和致癌物质污染过。

特别是发霉的大米、大豆、坚果等食物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此外,一些使用发霉成分的加工食品(如花生酱)也可能致癌。

https://img.mp.itc.cn/upload/20170502/aeea88d84fcd4dafa57baa042657d8df_th.jpeg

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后,会沉积在肝细胞中,损害肝脏和肾脏,诱发肝癌和肾癌。总之,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如不慎误食,应立即吐出并用清水漱口。

03

如果有致癌风险,我们能不能吃呢?

任何毒性反应和致癌反应都要考虑到“量”的概念。虽然有致癌风险,但并不代表完全不能吃。

例如,烧烤、油炸食品虽然不属于健康食品,但如果偶尔沉迷其中,也不必惊慌。关键是不要经常大量食用。

与新鲜蔬菜、水果一起食用,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活性成分,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总而言之,要降低患癌症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图片均来自写真网,并已获得平台授权

参考:

朱晓玲.烹饪过程中多环芳烃的产生及控制.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4。

吴丹.食品中苯并芘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5): 309-311.

杨海英,郭凤君,范卫江,等.膳食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03):209-213。

黄曲霉毒素:玉米、花生中可能存在的一级致癌物.新疆农业科技,2019,42(10):5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味精不致癌,你真的了解吗?快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