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22 03:02:12

创业公司失败原因调查:市场需求缺失成首要因素

硅谷研究公司CB对101家失败的公司进行了调查。虽然是2014年进行的,但结论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数据显示,失败的第一大原因是“不需要”(42%),明显高于“现金耗尽”(29%)和“没有合适的团队”(23%)。 %) 问题。

初创企业失败的 20 大原因

我和很多创业者交流过,发现很多创业者有了“非常好”的想法后,就到处找投资人、潜在合作伙伴、前辈交流,却不会去见客户。一位老板曾经告诉我:“任何时候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去见见客户,你一定会得到灵感。”

市场需求不是通过猜测和猜想产生的,而是通过切实解决客户的痛点、满足客户的快感点、发现客户的痒点而产生的。创业路上,最重要的是判断“需要”。

过滤以识别“虚假需求”:

不要只听用户说什么,还要看他们做什么

索尼的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他们曾经推出过一款游戏机并邀请用户接受采访。其中一个问题是“两种设计,你喜欢黄色还是黑色?”大多数用户的答案是黄色。采访结束时,他们对用户说:“谢谢您的宝贵时间,您可以带走一台游戏机作为纪念。”发现大多数用户拿的是黑色游戏机。

“用户说什么”表达了他的观点,“他如何做”则反映了他的行为。

“说”的最大弊端就是“听是假”。这并不是因为用户故意想欺骗我们,而是因为各种实际情况,用户可能言不由衷。例如,用户被问到一个他们从未想过的问题,但他们因为不知道而不想回答,所以他们就临时编造了一个答案。

因此,“用户怎么说”和“他们怎么做”往往不一致。

处理用户“如何”说出的信息有一个技巧,就是注意区分用户所说的“观点”和“事实”。例如,“我每天都玩游戏”是事实,而“我喜欢黄色”是观点。用户一般不会刻意歪曲事实,但我们却要带着“问号”听取他们的个人意见。

对于很多产品来说,用户想象中的“是否需要”与实际使用后的“是否需要”是完全不同的。有两个典型的例子——电视机的需求和洗碗机的需求。

新房装修完后,大多数人都认为客厅应该有一台电视,所以肯定会买来放在沙发对面,但之后可能每个月只打开一次,很少使用。

在中国,很少有人购买洗碗机,因为他们认为洗碗机不是必需品。但如果你“一不小心”买了它,用了之后发现洗完真的很干净,每周还能节省很多时间,你就“根本停不下来”。

https://www.yubaibai.com.cn/uploads/allimg/200619/1453495226-0.jpg

“电视需求”是用户认为自己有但实际上没有的产品需求;而“洗碗机需求”则是用户认为自己没有,但体验后会产生的产品需求。

不要试图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很容易获得“好人卡”

在产品供大于求的时代,如果用户发现你的产品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么他就能感知到你的产品不是专门为他打造的。更可怕的是,在物质丰富的时代,用户总能很快找到专门为自己打造的产品。这个时候,你觉得他会选择谁呢?

有些产品为了服务另一群用户,会故意得罪一组用户。以吴晓波频道为例。 2015年,在“得屌丝者得天下”的热潮中,吴晓波频道做出了反对屌丝文化的行动。可想而知,这句话发表后,会有多少人抱怨。

但与此同时,那些中产阶级或想成为中产阶级的人也会对这个平台更加忠诚。他们能感觉到你是专门为我服务的,这就抓住了那群价值更高的用户。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对你没有感情。

在这个时代,你想做一款让所有用户都满意的产品,就会出现用户对你没有感情的情况。这就像在一段关系中,最后得到一张“好人卡”。我认为你人很好,人很好,但我不使用你的产品。

再比如,我是知乎的早期用户。早些年,社区里的问题都是真题,答案质量也不错。但现在当我打开主页时,出现的问题是,“是什么让你觉得你的丈夫超级有吸引力?” “失望”“那些结婚就张嘴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为什么很多男人到了中年突然开始炒股?”娱乐性大于功能性。我也尽量不感兴趣就不点进去,尝试训练一下。算法和结果都没用。

知乎的算法设计是权衡的结果,不断权衡“老人”与“新人”、“新手”与“大V”的利益,以达到增加用户数量的短期目标。所谓“用户生态”,其实就是决定你伤害谁。

网约车产品需要平衡司机和乘客的需求。我们应该设计网约车的方式让司机抢单,还是系统派单?

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平衡买家和卖家的需求。在设计购买流程时,是应该减少买家拍下商品时的库存数据,还是买家付款后减少库存数据?

公司的管理需要平衡老板和员工的需求。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模式和薪酬体系如何设计?

为什么小学生都抢着给钉钉打一星,而老师却离不开钉钉?

……

https://ask.qcloudimg.com/http-save/yehe-6888863/86m907fl3j.png

如果没有遇到困难,可能是你的产品真的找到了超级难得的“红利”或者“市场缺口”。否则,更有可能的是你在考虑用户需求时有意无意地采用了非整体的方法。看法。

所以实际上,如果我们想让一群人受益,另一群人就必须受苦。

任何产品需求,“挖”到底是人性

1982 年,在苹果公司的办公室,一名记者问乔布斯是否做过用户研究。他说,“在我向用户展示之前,用户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这句话给很多创业者、产品经理造成了误解,认为不需要听取用户的意见。事实上,绝对不是这样的。它的意思是“仔细聆听,但不必采取相应行动”。

在马车时代,老亨利·福特说:“如果你问你的顾客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说他们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因此,有必要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能简单地忽视用户的需求。需求是堆积起来的,但要从更深层次去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例如,一个朋友告诉你,从今天开始,他要每天晚上跑步。这些都是他的言行。当你问他为什么想跑步时,他会说他想减肥。这是他的目标和动力。

你往往查不出更深层次的原因,但你能感觉到他可能想在同事面前展现出更积极、更健康的自己。

很多需求是可以从上往下挖掘的,可以往下挖掘到人性、价值观的层面。这是我的一个模型框架。基本上,产品经理工作中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就在这里。

Y型

当汽车市场处于早期生产驱动阶段时,只要建好了,就很容易卖。但如今,汽车市场已经非常饱和,各种细分市场纷纷涌现。这个时候,如果你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仅满足表面需求是不够的。

对于中国市场的入门级豪华车来说,其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是什么?他们是新中产阶级,是一群相对年轻、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人。这群人购买汽车是为了更好地社交和获得尊重。这群人需要汽车来凸显自己的地位。

于是,我们发现宝马3系和奔驰C级车上有一个名为“扩展”的定制功能。为什么越长的卖得越好?因为对于个体来说,它是一种价值观,对于整个群体来说,它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

不可否认,乔布斯是一个天才,他对用户的洞察力特别敏感。然而,我们不是史蒂夫·乔布斯。我们还是要仔细聆听用户需求场景和市场情况,但产品解决方案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力,不能跟风。做,这就是Y模式的精神核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业公司失败原因调查:市场需求缺失成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