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19 08:04:22

教育部推进新时代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动规范发展

强化公益属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原则上,线下教学(含实践教学环节)不应低于人才培养计划规定总学时的20%……

近日,《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对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规范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普通高校通过组织函授、非全日制、脱产、网络等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向全社会辐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面向成人学习者,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教育,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素质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725所普通高校开设继续学历教育,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53所(在校生)、高职院校753所。 2021年,招生规模501万人,在校生1209.3万人。从办学规模来看,这将基本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普通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学校定位不明确、制度标准不够完善、治理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质量的教育。发展要求。

“所以,《实施意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是‘规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晖说。

《实施意见》针对存在问题,对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形成办学结构合理、质量标准完善、办学行为规范、办学有效的新格局。监管措施健全,保障机制健全。

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改革,推动由规模扩张向规范发展、高质量教育转变。高质量发展转型。”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说。

科学制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

《实施意见》发布前,教育部曾就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广告宣传、专业设置、教材建设、校外教学点设置等方面下发通知。可见,国家对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管理越来越规范。

此次《实施意见》从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办学形式、推进分类办学等方面,提出了普通高等学校应举办什么样的学历继续教育以及如何办好学历继续教育。严格办学基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要求。

在学校定位上,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按照“聚焦特色、控制规模、保证质量”的原则,组织符合学校定位和特色的继续学历教育。要把学业继续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强化公益属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在办学形式上,明确从2025年秋季开始,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教育”、“业余教育”名称,统一为“非函授教育”。下岗”。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统一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统一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统一最低学习年限、统一毕业证书。

分类发展方面,支持所属高校以高水平学科和专业为基础举办“小而精、小而精”的学术继续教育,支持地方高校重点举办“服务地方”的学术继续教育“办学规范、规模适度、特色鲜明”,高职院校以一线从业人员为中心,组织服务“知识更新、技术提升”的继续学历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含金量”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强调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主办院校加强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全流程管理,确保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出勤、作业等严格执行。 、评估和毕业论文。明确线下教学(含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不低于人才培养计划规定总学分的20%。对师资队伍也有明确的要求。讲师人数与招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200,导师人数与招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100,管理人员人数比例教职员工与注册学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200。

“保证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质量,需要规范教学流程、教学标准、教学内容等方面。”楚朝晖说道。

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其“含金量”,使其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在办学基本要求方面,《实施意见》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所需的师资、场地、设备、资源、经费、制度等基本要求,并使用作为审批办学资质、确定招生计划上限的依据,是监测办学质量、评价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教育部将按专业制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基本教学要求。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实施意见》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组织实施、校外教学点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等教育教学各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明确了人才培养计划的编制要求。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实施意见》落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强化落实,凸显改革成效。三要弘扬示范引领,营造良好氛围。 (本报北京8月17日报道,记者欧梅、见习记者程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部推进新时代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动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