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15 01:35:09

2024 年新疆大学百年校庆:历史脉络与光辉篇章

2024年,新疆大学走过了百年峥嵘岁月,迎来了百年校庆的辉煌时刻。

一百年,一百年辉煌。新疆大学与历史一起发展,与时俱进。它扎根于边疆地区,提供教育。一代又一代新成人继续奋斗,红柳掩沙,白杨挺拔,谱写了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光辉篇章。

一、百年历史脉络

(一)历史渊源

1、1887年,中俄学堂成立;

2、1891年,博大书院成立;

3. 1905年,设立高等教育学院;

4、1906年,设立法政学院。

(二)历史起点

1924年7月,新疆俄国法政学校成立。

(三)历史传承

一、新疆大学的历史沿革

1924年7月—1928年7月 新疆俄国法政学校

1928年8月—1931年1月 新疆省立俄国法政学校

1931年1月—1935年1月 新疆俄国法政学院

1935年1月至1950年10月 新疆学院

1950年10月-1954年10月 新疆民族大学

1954年10月-1960年10月 新疆学院

1960年10月-2000年12月 新疆大学

2000年12月——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

二、新疆工学院的历史沿革

1953年3月-1955年1月 中苏有色金属公司矿业技术学校

1955年1月—1956年8月 重工业部乌鲁木齐矿业学校

1956年8月—1958年7月 冶金工业部乌鲁木齐矿业学校

1958年7月—1966年5月 新疆矿冶学院

1966年5月-2000年12月 新疆工学院

2、一百年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一)开创新疆高等教育史上先例

新疆大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87年建立的中俄学堂、1891年建立的博大书院、1905年建立的高等学校、1906年建立的法政学院。

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逐渐蔓延至新疆,近代学校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1887年(光绪十三年),新疆巡抚刘锦棠仿照首都同文馆章程,设立中俄学堂,又称新疆俄罗斯文学馆,培养新疆俄汉翻译人才。同时还增设了英国语言课程,学制五年。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颁布《学堂章程》;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在此过程中,新疆开始建立新的学校。 1905年,新疆巡抚吴印荪请愿,将1891年创办的博达书院改为高等教育机构。这就是新疆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同一时期,吴印荪还创办了“课堂”。

1906年,新疆巡抚连奎将讲堂改为法政学校,开设中国法律、历史、地理、算术、教育、伦理等课程,学制两年。

1911年,1911年革命爆发。为了稳定新疆,新疆巡抚袁大化拨出教育经费用于军事用途。中俄学院、高等学院、法政学院停课。

1924年,新疆巡抚杨增新继承中俄学派、法政学堂的基础,制定了北京俄罗斯法政学堂章程,将二者合而为一,建立了“新疆俄罗斯学派”。法政学院学制四年,课程设置有:普通法、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司法、世界语和俄语课程。俄语课程分为语法、俄语经典选读、中俄外交文件、俄罗斯法律法规等,培养目标是为新疆培养各县外交人才和法律人才。

1924年创办的新疆俄罗斯法政学校,开创了新疆高等教育的历史。它是新疆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也是新疆大学的历史起点。 1931年更名为新疆俄国法政学校。其后,1931年至1935年历经新疆俄罗斯法政学院,1935年至1949年历经新疆学院,1950年至1954年历经新疆民族学院,1954年至1960年恢复使用新疆学院名称。10月1日,新疆大学在新疆学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

(二)打造新疆高等教育“双反大学”红色基因

1935年至1941年,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从延安和共产国际派出100多名共产党员到新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把新疆建设成为安定的新疆。抗战大后方。 。著名共产党人于秀松、林继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杜崇远先后主持新疆学院工作。陈培生、刘佛武、万宪庭、付熙若、毛泽民、齐天民、杨梅生、李云阳、徐良、郭春彻、白大方、沈雁兵、张忠实、赵丹、屠志、石梅、石杰、江浩、萨孔利亚、卢少飞、徐涛、王惟一、朱金明、易烈、沈志远等共产党员、爱国学者、学者来学院工作或讲学。他们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延安抗大为榜样,对新疆学院进行改造,把它建成: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思想和政治思想;组织动员新疆人民和社会各界投身全国抗战事业的重要阵地;弘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并在推动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疆学院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培养爱国进步各族青年的摇篮。被誉为全国闻名的“第二抗日大学”!

(三)书写新疆高等教育变革新时代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新疆学院成为新型社会主义大学。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疆学院的建设。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关心和支持新疆学院的发展。国家从内地高校抽调大批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支持新疆学院。中共新疆分部、新疆省政府派出中共党员接管新疆学院,对学院进行全面整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我们通过调整高校布局、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特别是建立党团组织、拨付专项基​​本建设资金等方式,大力支持高校建设。中共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号召解放军指战员捐款捐物、开展义务劳动,为学院建设解放楼。

1953年,在中共新疆分部和王震将军的直接领导下,中苏有色金属公司矿业技术学校(新疆工学院前身)正式成立。王震将军签署命令,新疆军区俄罗斯职业学校副校长张永世带领教职人员李耀增、石美琼、彭文华、张耀奇、杨德胜等及部分学生前往集体转入矿业技工学校。张扬等同志也从部队抽调到苏联留学,为学校培养教师和干部。 1957年2月,学校第一届学生毕业。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亲临学校出席毕业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正是在王震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自己动手、努力拼搏”的南泥湾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校以崭新的面貌昂首阔步走进社会。新时代的教义!

(四)建设新疆第一所综合性社会主义大学

1930年代末,在新疆学院工作的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首先提出了建立“新疆大学”的设想,但由于盛世反动思潮和新疆政治动乱而未能实现。

1947年,新疆省主席张治中提议将新疆学院改建为国立天山大学,成立筹备处,任命包尔罕为筹备主任,屠志为副主任。拟聘任罗家伦为校长。同年,教育部起草《边疆教育规划》,提出建设国立新疆大学的构想。但由于时局的变化,这些想法最终都成了一纸空文。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指示办好新疆学院。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学校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1955年,国务院批准在新疆学院基础上组建新疆大学的决定。 1959年5月,中央国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工学院、东北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支持组建新疆大学。

1960年10月1日,新疆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新疆大学成立!

从1924年的新疆俄罗斯法政学院到1960年的新疆大学,从1953年的中苏有色金属公司矿业技术学校到1960年的新疆工学院,新疆大学历尽艰辛,并最终走向广阔的前景。天地宽广,充分证明一个真理:只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光荣梦想才能最终实现!

(五)新疆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只有一所高等院校(新疆俄罗斯政法学院-新疆俄罗斯政法学院-新疆学院),负责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在新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阶段。在快速发展的新天地里,从新疆学院到新疆大学,已成为新疆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新疆高等教育的传播者。 1950年10月,新疆俄语大队由新疆大学中文系组建。 1951年8月,更名为新疆军区俄语学院。 1957年2月,更名为新疆语言文学学院。 1959年5月并入新疆师范大学。 ,1962年7月,新疆师范学院并入新疆大学。同时,从新疆大学抽调部分师资、图书资料和设备,在喀什市建立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喀什大学前身)。新疆大学机械、电气、土木工程三个工科专业并入新疆矿冶学院(新疆工学院前身)。

在此期间,新疆学院农林牧系划转至新疆八一农学院,艺术系、体育专业从新疆大学分离出来独立设立。

改革开放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新疆大学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驶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1978年成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和16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 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 2000年,原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 2004年、2012年成为国家“区部共建”大学; 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大学。

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辉煌。 2017年,新疆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大学之一(42所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之一); 2018年成为国家“部省共建大学”,迎来高质量快速发展时期。

新疆大学今日:

学校定位明确。将新疆大学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治疆固边人才培养的摇篮、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高地。

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现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3个、自治区“十四五”优势学科振兴工程建设学科3个、自治区“十四五”特色学科创新工程建设学科6个、自治区“十四五”特色学科创新工程建设学科9个进入ESI全球前1%。 。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专业博士学位类别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

师资队伍素质高。现有专任教师2102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19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0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大学黄大年-风格师资队伍”。现有省部级以上理工科科研创新团队22个,其中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自然资源部、天山自治区18个创新团队。

科学研究和创新势头强劲。现有国家级理工科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6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13个。 2023年,学校科研经费6.7亿元,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20项(获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大重点项目5项)。

办学条件优越。新疆大学现有洪湖校区、友好校区、博大校区三个校区,占地4790亩,总建筑面积133.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资产总额9.2亿元,教学科研实验室齐全。新疆大学现有电子、纸质文献资源共计3271.88万份(其中纸质文献274.66万份、电子图书884.15万册、电子论文1851.48万份、电子期刊261.59万份)。

数百年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新疆大学从新中国成立前招收几十名新疆籍学生、培养学生不足700人、以法学、政治学为主的单科院校,发展到现在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万余人。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这所在校生38000余人,累计育人超过30万,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正在翻天覆地,绽放辉煌。

回顾过去,辉煌岁月如画,向未来高举红旗。如今,新疆大学正“聚焦总体目标,建设‘双一流’”,正以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把新疆大学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振兴疆域培养人才的摇篮、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高地”奋勇前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 年新疆大学百年校庆:历史脉络与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