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13 12:53:36

怀念养娘:二十年的思念,无数往事历历在目

全文共4010字,阅读时间约23分钟。

我想念我的养母

文/刘浪

(本文荣获“潇湘文化杯”全国原创散文大赛一等奖)

我的养母去世已有二十年了,但我时常想起她。有时独自在路边徘徊,有时在夜深人静的书桌前,有时在安静温馨的梦中——养母的音容笑貌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无数往事历历在目。我的想法。我感觉我又回到了和养母一起生活的幸福岁月……

记得那年冬天,养母迈着小脚蹦蹦跳跳,和养父一起走了几十里坑坑洼洼的路,在山村的破旧房子里找到了我。养母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收我为她的养子。养母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母亲说,养母想要一个儿子养家糊口。

为什么我的养母会选择我做我的养子呢?这要从我小时候的家庭背景说起。我是在父母晚年出生的。我母亲生了十二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也是当时三个幸存者之一。我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里没有劳动力。我年迈的母亲和她只比我大五岁的弟弟正在努力维持生计。他们乞米、吃野菜、放牛。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几乎无法生存。是的,我们确实需要有人来拯救我们。养母此举,堪称一石二鸟!

起初,妈妈并没有打算放我走。以前,有亲戚见我们母子俩过得如此悲惨,就想方设法让我把我送给别人。但我妈妈不同意。母亲说:“就算饿死,我们三个人也要死在一起,不能把孩子送给别人。”

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当时,我们地区有一些家庭正在收养孩子,但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无法与养母相处。被收养的孩子常常成为养母的“奴隶”。母亲面对惨淡的现实,做出了“宁死不屈”的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养母一定知道母亲的想法。否则的话,她自己也不会采取行动。

我与养母的会面显得突然而尴尬。在此之前,我和养母从未见过面。那时我才九岁。为了生存,我不得不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为队放牧两头牛,可以得到三个工分;我会利用放牛的间隙去山上捡干柴,负责家里的柴火;有时我什至弄点干柴去油坊换点油。我记得,我在山里放牛回家。两只牛一前一后地走着,我走在中间,拎着两捆干柴——两件破烂的单薄衣服,裹着因营养不良而瘦弱的身体。那捆干柴重重地压在他的肩上,他整个人弯得像“仙人掌”一样。

刚走到阳台,耳边就响起了陌生却友善的女声:“啊,那男孩回来了吗?”

我抬起头,看到两个陌生人,一男一女,坐在房子的露台上。两人年纪都快五十了,衣着时尚整洁,面容慈祥。我愣了一下,双脚像木桩一样钉在地上。

“赶紧放下吧!你看,都压成这个样子了。”养母见我麻木不仁,连忙起身过来帮我卸担子。她心疼地说:“这个年纪,担子比大人还重,可怜啊!”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我站在原地,让她做我想做的事。

我刚卸下负担,养母突然一把抱住我,抽泣着说:“好可怜的宝贝啊!别人像你这个年纪……都在读书,你却太早了……嗨,儿子,回来吧!”和你妈妈一起,妈妈送你去读书……”

养母再也说不出话来,泪流满面。那一幕就像一个失去了心爱的儿子的母亲终于找到了儿子一样令人震惊。我永远不会忘记它。所以后来想起来,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的养母怎么会对我这么热情?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模糊的东西。然而,从那一刻起,我对养母产生了亲近感。这也成为我后来离开母亲的内在动力。我的心被感动了。对于孩子来说,亲情和关怀是最有吸引力的。更何况我还想读书!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跟风、有胸就当妈妈了。其实我的婆婆也很善良、温柔。然而她这一生生了太多的孩子,也死了太多的孩子,这让她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以至于有些麻木了;再加上她晚年养育年幼的孩子,四处奔波,为生计发愁,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和心情全身心投入到儿子身上。这真难怪我妈。

第二天,养父母走后,面对犹豫不决的母亲,我跪下哀求:“妈妈,放过我吧,我要读书。”

说实话,以我当时的年龄,我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养母的亲近让我兴奋,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真的很想读书。因为家里穷,我没有机会读书,但我非常怀念它。我记得当时村小学就在我家附近。淡季的时候,我就去学校周围放牛。我总是被学校里传来的读书声所吸引。我经常拿着一块破烂的垫牛背的麻布站在教室门口和同学们一起看书,但多次被老师赶走。我不想失去学习的机会。

妈妈的眼睛也湿润了。妈妈说:“儿子,妈妈知道你想去。但是妈妈担心你太小,去了会被别人瞧不起。你别当她(指养母)说得好,到时候你怎么能不被人鄙视呢!”那样的话,我就帮不了你死去的父亲了。”

我太想学习了,所以什么都不关心。我央求妈妈说:“放心吧,养母一定会待我好的。再说了,我都这么大了,只要有书可以读,又何必怕便宜呢?”

妈妈没有再说什么,擦干眼泪,走开了。我相信我妈妈也同意了。

果然,妈妈同意了。

第二年正月初八,哥哥和几个亲戚送我去。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养父母如此隆重地欢迎我。那天,他们请了十多桌客人,大部分都是养母家里的人——姨妈、叔叔、堂兄弟等,我养父家里的几个亲戚也来了。场面十分壮观,就像豪门结婚一样。还放了几篮鞭炮。

最令我难忘的是宴会开始时的场景。两道菜刚上完,一直忙碌的养母就放下手中的活儿来找我。她把我抱起来,给我倒了一杯酒。她径直走到餐桌前,笑容满面地对亲友们说:“亲爱的亲友们,谢谢你们来祝贺我,我们和儿子一起喝一杯吧!”

养母说完,歪着脖子喝了一杯酒。亲戚朋友们也一起举杯表示祝贺。

喝完一杯酒,养母继续说道:“今天真高兴,我思念多年的宝贝儿子终于回到我身边了,你看,他多漂亮,多乖巧啊!”

养母说得十分激动,让满堂亲友都赞叹不已。

这时,表弟突然站起来,疑惑地对养母说道:“我表弟今天太高兴了,说话都变形了,这孩子不是你当年的孩子吗?”

养母似乎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她抬起头,道:“谁又能说呢!因为生辰八字的关系,他十岁之前就无法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些年,他只能被寄养在异地的亲戚那里。你们这些家伙你看,我儿子像我吗?”

当时我不知道养母为什么这么说。后来我偷偷照照镜子,发现我真的很像我的养母:眼睛、眉毛、鼻子、额头、下巴都非常相似。

“你多大了?”表哥见养母喝得这么醉,反而问我。

“3月18日,我和我的三女儿是双胞胎!”我的养母先报了我的年龄。虽然早了几个月,但大家都心服口服。

说完,养母哈哈大笑起来。

每个人都对桌酒感到非常兴奋。养母平时酒量不错,但最终还是顶不住众人的敬酒,喝醉了。

后来我明白了养母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我的养母怀上了双胞胎,一男一女,和我同岁。生孩子前,养母去了武汉的叔叔那里,住进了医院。但后来还是难产,男孩死了。这是养母一生中唯一怀下的男孩。他的死让养母难以忘怀。她真的把我当成那个男孩了!这一点在后来的生活中得到了彻底的验证。

事实上,我和养母只生活了十年。但这十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十年,也是改变我命运的十年。这十年让我如此沉醉和向往!

我们来谈谈一些具体的事情。

我的养母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当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为生计而努力工作,人与人之间总是免不了磕磕碰碰。尤其是大人对孩子唠叨甚至打骂的现象屡见不鲜。养母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不可能没有烦恼和悲伤,也不可能像当时许多农村母亲发泄忧虑的方式一样。也就是说,养母有时会和养父吵架,有时会批评、打骂女儿,但她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甚至说过一句难听的话。记得偶尔因为我考试考得不好,其他孩子被打、被骂,但我的养母却对我微笑;我欺负了其他孩子,他们的父母也抱怨,但我的养母不但没有生气,还拉着我笑。向他人道歉;有时我和姐妹们吵架,但养母总是保护我。我的养母似乎认为我是一个“雪宝宝”,总是担心我一不小心就会融化。

我在这个家庭里得到了最好的待遇。这是我将永远记住的事情。到时候,我吃的、穿的,永远都是我优先。还有两件事让我无法忘记:一是走亲访友。我们有一个叔叔(养母的弟弟)在武汉工作,养母每年都会带孩子去探亲。在当时,农村人有这样的亲戚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有机会在这样的大城市探亲是一个梦想。在我来之前,每年都有几个姐妹跟着养母一起去。我来后,养母每年都带我去,但姐姐们却很少去。这也让姐妹俩感慨万千。有一次,他们集体抗议养母,说养母偏心,似乎是唯一生下她的人,而不是唯一生下她的人。这让她感觉有些傻眼。第二是去学校。当时农村家庭孩子很多,由于贫困,能读书的人并不多。我的大姐、二姐、大姐读的书不多。我过来的时候,大姐居然还在上学。因为我,养母只好让她去上学。

没有人比我的养母更了解我的心。我告别了从小就悲惨的家庭,离开了生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妹,开始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我的幸运。尽管如此,我始终牵挂着仍在贫困中挣扎的母亲和弟弟。毕竟那时我还年轻,很容易表达自己的渴望。有时吃着饭,我突然流泪;有时我正在做作业,突然就哭了。养母很清楚我的想法,她总是把我拉到一边,帮我擦眼泪,心疼地安慰我:“你想你妈妈吗?是的,我好久没见到你了,一定是太想念你了。” ”。我真的很想你。嗯,再过两天就是周日了。那我们就去看我妈妈吧!”当然,养母不会只是哄我一时,她的愿望都会实现。每次我去看望妈妈,总是被要求给妈妈和弟弟带点食物。鸡肉、鸡蛋、蚕豆、小麦。简而言之,带上你所有的东西,永远不要空手而归。

在这几个孩子中,养母是最关心我的。小时候,除了上学的时候,养母总是带着我——无论是下地、种菜、劈柴、出门,她总是带着我。如果我几天不在家,她总是好像丢了什么东西,每天都要背几遍。后来我读书,工作,远离了养母,养母也一直关心着我。听姐姐们说,我出去读书后,如果我一段时间不回去,养母就会四处张望,生怕我过得不好,或者出事。开始工作后,我没有太多时间回家。养母更关心,但她也不想打扰我。她总是说我在城里工作很忙,所以她不得不把无尽的思念埋在心里。那一年,我的养母患上了可怕的癌症。养母患病几个月,始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她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联系了我。我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她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老太太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我养母去世时,我正在国外读书。在她去世之前,我没有听到她说过一句话。后来听姐姐们说,养母走前几天,她一直在想念我。他们想给我打电话,但他们的养母阻止了他们。养母说,别耽误我学习了。

养母,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关心着儿子,关心着儿子的学习和进步。你怎么没想到,你的儿子会因为没有对你说最后一句话而后悔一辈子呢?

养母,您离开儿子已有二十年了。你坟上的小树已经长大了。但你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心里;您的恩德和恩德,我的儿子一生都不会忘记;你的高尚品质将成为他人生永恒的坐标!

愿养母安息!

主编 罗建云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过去的选择

1906 2020

- 结尾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念养娘:二十年的思念,无数往事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