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届重庆市高校专家教授运动会:趣味项目精彩纷呈,教授们展青春风采
操场上正在开展投掷手榴弹、智能寻呼圈、旱地保龄球、丰收、站立射击等五项有趣的合作运动。平时搞教案、闭门科研的教授专家们正在操场上比赛。每次活动前,相机都会捕捉到珍贵的瞬间。照片中,他们笑得就像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旱地保龄球
11月22日,第21届重庆市高校专家教授运动会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成功举行。来自全市34所高校的学校领导、专家教授以及市教委人员组成的共35支代表队,共计8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运动会。
下午2点,伴随着雄伟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会入场仪式拉开帷幕。在国旗和大学生专家教授运动会会旗的指引下,35支参赛代表队身着统一的队服,迈着矫健的步伐,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运动场。
运动会入场仪式
据悉,高校专家教授运动会已连续举办多年。这是重庆市高校系统的重大体育赛事。也是工会服务知识分子、展示专家教授风采、促进高校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运动会由市总工会、市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主办,市教科文卫体工会、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姚红,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纪委纪检组组长潘广海市教育委 郭小平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市总工会副主任杨俊波,市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主席;帅勋 市教育工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市教委党委书记、市工会主席;市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考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腾蛟,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专职巡视员莫龙飞,来自34所高校的党政领导出席并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当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姚红宣布运动会开幕时,35支代表队立即列队,进行了第九组广播体操表演。矫健整齐的动作,展现了专家教授们昂扬、饱满的精神面貌。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1026/91f612ddd64a411ea63fd14168590e8b.jpeg
整个活动的高潮在体操表演后拉开帷幕。工程职业学院600余名学生为本次运动会献上了精心排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体操表演。从中国射箭到舞蹈,整场表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通过音乐、道具和演员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工程职业学院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校“传统与现代、体育与健康的融合”。特征。
中国射箭表演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体操表演
本次比赛设有投掷手榴弹、旱地保龄球、收获、智能呼啦圈、站立射击五个项目。走下讲台的专家教授们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互相追逐、齐心协力的竞技场面,展现了专家教授们的独特风采。
大丰收是经典趣味竞技赛事之一。概括起来,就是“我投,你投”。在场上,虽然投掷动作相似,但接球动作却各有不同。
大丰收工程
智能呼啦圈又称环环相扣,考验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度。转移过程中,所有成员必须手拉着手,不能松手。虽然不能用手,但灵活的身体和默契的配合,让队员们迅速通过了一个又一个呼啦圈。
https://lzgjzx.wxedu.net/upload/lzgjzx/contentmanage/article/image/2024/09/14/6eb06171a70540d2975a25a5e0f01c6a.jpg
智能呼啦圈项目
“平时的锻炼习惯,就是这次运动会最好的准备!”来自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的徐红玲最喜欢的运动是“国球”乒乓球。这次她参加了重庆大学专家教授运动会。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日常的锻炼习惯让她充满信心。
带领重庆大学队“参战”的是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罗云科。作为球队的“运动负责人”,这是罗院长第三次参加大学生专家教授运动会。三次比赛经历让他总结出自己的“获胜经验”——团结协作。
“有趣的体育赛事主要依靠选手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这个合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增进老师之间的感情。”罗院长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他非常希望老师们能够经常组织运动会,让平时苦于科研、没有时间锻炼的老师有机会去操场锻炼身体。对大家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单位的参赛队伍荣获“手榴弹投掷精度”项目奖。各单位参赛代表队荣获“智能呼啦圈”项目奖。来自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工商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单位的参赛队伍荣获“旱地保龄球”项目奖。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单位的参赛队伍荣获“大丰收”项目奖。来自重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的参赛队伍荣获“立拍”项目奖。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运动会现场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二级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帅勋在讲话中表示,希望各位专家、教授、教职员工以这次运动会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多迈出一步。在办公室里、实验室外,我们带头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践行“健康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让锻炼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带领教职员工保持更强壮的身体和更有活力的能量。激情工作,追求健康生活,努力实现工作、事业和高品质生活的双丰收。
上游新闻记者:戴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