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品牌层出不穷,老品牌推陈出新,玻尿酸食品市场迎来小规模爆发
近年来,中国涌现出各种新的消费品牌,例如提供创新美容产品的完美日记、主打低糖低脂产品的元气森林等。与此同时,老品牌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比如中国李宁升级为国潮品牌,推出0 、炒健康面等等。这些品牌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在质疑中诞生,在关注中摸索前行,但因为牢牢抓住了消费升级趋势和健康生活理念,最终成功敲开了市场的大门。 。
这让《潮商评论》想起了它正在关注的另一个有趣的新行业——玻尿酸食品,它也正在经历着自己的“争议期”。
图/网络
自今年1月份国家卫健委批准注射玻尿酸以来,市场出现了小爆发。玻尿酸消费推动者华熙生物率先推出首款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和首款玻尿酸饮用水“水鸡泉”;在此期间,汉口二厂等新兴品牌也推出了玻尿酸软糖、可可粉、酸奶、血橙饮料等膳食产品。
随着玻尿酸食品饮料加速走向消费者,也引发了“智商税”的争议。玻尿酸吃了之后有效果吗?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一瓶玻尿酸水比普通水贵三到四倍,合理吗?
图/网络
“智商税”争议每年都会出现。作为持续关注大消费领域的媒体,我们认为区分是否是智商税主要看两点:一是产品,二是企业。那么,让我们以推动玻尿酸消费的企业华熙生物科技,以及其推动玻尿酸消费的历史为切入点,看看玻尿酸食品到底值不值钱呢?从政策认可到市场广泛认可还需要走什么路?
01 从无到有,花了16年
在透明质酸领域,华熙生物是先驱者和领导者。 20多年前,现任华熙生物董事长赵岩偶然结识了山东生物制药研究院的郭学平等科研人员。
谈话中,郭雪平无意中说出“一个玻尿酸分子可以锁住1000个水分子”,但赵岩却牢牢抓住了其中的商机。生物专业学生赵燕认为,人体皮肤问题主要是由于水油失衡造成的,能够锁住水分子的玻尿酸将会大有用处。因此,尽管当时玻尿酸还处于“开荒”的状态,但赵燕仍然决定投身于这个行业,华熙生物也就这样应运而生。
图/网络
从探索透明质酸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到实现核心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化水平,华熙生物推动了国产透明质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华熙生物还有一个故事,就是从无到有推动国内玻尿酸消费。在这条新赛道上,华熙生物已经提前跑了16年。
2003年,华熙生物向日本、美国等国家供应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同时,他们也注意到,由于国内相关产业的缺乏,很多消费者只能花费时间和精力代购。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321%2F91346741j00saococ001zd000ty00j1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有市场、有需求,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更重要的是,玻尿酸的摄入,与华熙生物科技“用科技改变生活”的初衷不谋而合——为人类带来健康、美丽、幸福的新生活体验。
2004年后,华熙生物在中国启动了透明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这一应用历时16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没有鲜花和掌声,却处处是荆棘和坎坷。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
图/网络
首先,我们要解决生产问题。玻尿酸不容易吃。从外部应用到内部管理,对生产工艺和技术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其次,是解决审批问题。国家对食品原料的添加政策非常严格。要成为食品添加剂原料,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需要进行物理测试,这意味着需要很长时间来验证食品中添加的透明质酸的常用剂量、最大剂量、毒性剂量和安全范围。
华熙生物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研”)为核心的研发工作已经持续了20多年。
2011年,在现任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的带领下,华熙生物全球首个“酶消化法”诞生。这是继郭学平实现微生物发酵生产透明质酸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该方法可大规模生产不同分子量(包括低分子量和低聚透明质酸)的透明质酸,极大拓展了透明质酸的应用场景,为透明质酸食品等新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同时,华熙生物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大学与加州理工学院、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战略合作,包括口腔透明质酸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权威机构的科研结论,进一步揭开玻尿酸摄入的“面纱”,为玻尿酸摄入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科学背书:
图/网络
回顾历史,华熙生物深耕生物科技领域20余年。抛开每年1亿元的研发费用,考虑到生物技术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这种迭代背后的成本投入和价值积累是无法直接衡量和比较的。以“酶消化法”为例。如果华熙生物不自主研发,而是将这项技术外包出去,公司所要付出的成本也不是几个亿的问题。这就是内生研发成果的价值。
基于大量的研究证据和科研进展,口服透明质酸的报道之路逐渐变得光明。
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钠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允许添加到普通食品中。这是继2008年原国家卫生部透明批准后,透明质酸钠作为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后的又一个里程碑。玻尿酸食品终于迎来了“国产时代”。 “水鸡泉”等新品类玻尿酸饮用水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选择和生活体验。
图/网络
02 从有到大,还需要走哪些路?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930%2F02d26d97j00skmqyn000td000hs00hb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透明质酸获批供人类食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满足了他们对玻尿酸食品的消费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重新获得玻尿酸食品的巨大消费市场,也将带动功能食品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进步和升级。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Frost&研究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食品级透明质酸终端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7亿美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9 %。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约5亿美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但玻尿酸消费从“政府认可”到“市场认可”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最典型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为例,从公众的质疑到销量的火爆,离不开政策支持、媒体关注、市场检验等步骤。
回顾玻尿酸的消耗情况,恐怕也是如此。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吃什么、喝什么很重要,不能马虎。这也是政策推动和华熙生物多年来不断宣示谨慎的主要原因;而从吃饱到吃好,生活方式的转变升级是一个过程,认知和体验都需要精心重新建立;同时,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和市场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竞争,提升产品体验,让消费者真正受益,以上步骤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那么,从国家卫健委的批准到消费者的“青睐”,玻尿酸在消费时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径呢?
《潮商评论》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科普。从目前热议的“智商税”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壁垒和发展时间,广大民众对玻尿酸的消费仍存疑虑,这仍需要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媒体。花足够的耐心和精力,让更多的人客观理性地了解功能食品的功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对此,有能力的大企业应该多做相关工作。
二是技术研发。只有不断的研究和技术突破,产品才能在消费者面前站稳脚跟、站得住脚。据了解,华熙生物正在与其他机构和大学合作,共同建立研究项目,例如开展口服玻尿酸改善干眼症和骨关节健康的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玻尿酸的“真相”同时,我们将基于“酶消化法”继续研究不同分子量段的玻尿酸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推出更多安全、有效并有良好的体验。
三是行业标准。不仅是玻尿酸食品需要标准化,功能性食品也需要标准化。目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表示,华熙生物正在与他们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确保以透明质酸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功能食品中安全有效的应用。
图/网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怀着暂时“脑热”或其他目的入局的人,未必能承受技术创新突破和早期市场教育的巨额投入。最终,能够带动市场成长和发展的,将是那些不断创新、不断盈利、长期投入、长期布局的企业。给这些长跑运动员贴上“收智商税”的标签未免太仓促了。
在创新创业盛行的当下,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前景光明,但也充满曲折。在笔者看来,市场对于玻尿酸消费争议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希望真相随着更多的争论而变得更加清晰。无论是媒体还是用户,争议都会引起关注,并能倒逼行业升级、标准透明化。如果玻尿酸食品行业能够健康规范地发展,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在那之前,创新值得更多的耐心和鼓励。
图/网络
但同时,我们虽然欢迎质疑,但在谈爱恨之前,我们也想先了解清楚。作为龙头企业,必须耐得住寂寞,走扎实的创业之路。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表示,公司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现在看来,这就是华熙生物16年推动玻尿酸进入饮食之路的真实写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