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被接管原因解析:严重信用风险背后的金融监管与客户权益保障
登入公众号回复“老大”,快来疯狂呼唤你支持的老大和平台吧!
5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鉴于包商银行信用风险严重,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进行接管,期限一年。同时,委托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包商银行业务,中国建设银行成立托管工作组,按照托管协议开展工作,包括包商银行的正常经营以及客户的处理等。银行业务正常开展,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护。
为何被接管?
联合公告中只提到了此次收购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信用风险严重”。
那么什么是信用风险呢?
简单来说,就是向别人借钱,最后还钱。在银行,基本业务是资金池,即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对于银行来说,用户存入银行的钱是商业银行向储户借的。钱是一种负债,借给公司的钱是从储户那里借来的。当银行无法向储户提供足够的资金时,信用风险就会出现。
首先,包商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到2017年底,已经是1.72%。虽然这个数值在银行看来并不高,但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的分类与我们理解的不同。本期不包括逾期期限较短的关注类贷款。银行的收入来源是利差,弥补坏账的资金来源也是利差。如果不良贷款太多,成本就会更高。就在今年3月,原包商银行北京分行曝出违规发放贷款案件。仅一宗案件,包商银行损失就高达2亿元。
https://img1.baidu.com/it/u=3309003770,23086719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00&h=1039
其次,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在风险发生时的风险承担能力。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到2018年底,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分别为8.5%、9.5%和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必须达到7.5%、8.5%和分别为10.5%。包商银行已连续两年未披露年报。 2017年末,包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3%,明显低于监管要求,需补充资本。没有足够的风险赎回能力,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是未知的,与其放任不管,不如监管。
包商银行对银行间资金的依赖程度也很高。 2017年以来,包商银行同业负债占比超过30%。也就是说,平台大量的资金来源是由其他银行提供的,因此资金成本远高于储户提供的资金成本。当到期兑付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引起银行间的连锁反应。
为了避免金融风险的发酵和进一步蔓延,监管机构选择直接接管问题较大的银行,这在全球金融业都是类似的做法。
存放在包商银行的钱还安全吗?
5月26日下午,央行、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已就此事作出回应。李采石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首先,在客户存款方面,接管前的个人储蓄存款本息均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所有业务一律办理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接管后,包商银行实际上获得了国家信贷支持,储蓄存款本息将按照存款保险制度得到充分保障。从实际反应来看,包商银行各地网点资金充足,储户可以办理存取款。不受影响。
对公司存款和同业负债,5000万元(含)以下的公司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证;对企业存款和同业负债5000万元以上的,接管组与债权人平等协商,依法决定。保证。接管后,按照上述政策担保的企业存款和同业负债的本息将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
理财业务方面,包商银行接管后的个人理财业务不受影响,原合同继续执行,无需重新签订。关于风险,发言人没有提及,由于目前正处于资管新规过渡期,理财产品逐渐净值化,资产投资明确的产品只能根据具体还款情况来确定。
您对网上借贷有何影响?
https://img0.baidu.com/it/u=1066426784,100393973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57&h=802
包商银行事件引发银行业信用风险。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存在信用关系,网贷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也存在信用关系。但是商业银行有危险的时候会有人接手,但网贷有危险的时候就没有人接手。
从资产端来看,网贷借款利率较高,导致借款人素质和习惯稍差。贷款人需要提高赎回后识别资产的能力。其次,网贷平台的道德风险高于商业银行。更重要的是,历史上近80%的平台都有虚构的目标。
从监管角度来看,网贷的监管比商业银行宽松。但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实施备案和行政问责制度的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贷款人来说,风险教育是最重要的。目前,商业银行已开始剥离存款产品和理财产品。存款保证本息收入50万元以下,理财开始逐步净值化。
无论是网贷还是银行,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信”字。
结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