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5-1-5 22:12:12

回忆童年与父母共赏乒乓球赛的温馨时光:从王励勤到大魔王,国乒的辉煌岁月

我已经忘记第一次看乒乓球是什么时候了。我只记得那时我还年轻,数字电视还没有普及。我经常和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球赛。我看的最热心的是乒乓球。当时男队最喜欢王励勤,但也喜欢王皓和马琳。女团爱大魔王。实在是太好玩了,无理取闹,王楠只能坐在后排,对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兴趣。小时候,他不懂事。当他看着国乒击败外国人时,他几乎不担心,因为他一直从父母那里知道我们的乒乓球打得很好。国足的实力非常强大。只有到了决赛,有两名中国选手的时候,我才会为自己喜欢的选手紧张。后来上了高中,我就很少有机会和父母一起看电视了。有时,我没有时间观看整个场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手也发生了变化,我也不再有观看的欲望。进入大学后,看的就更少了。寒暑假回家的时候,由于数字电视的普及,家长们不再刻意浏览体育频道,所以直到大学有一次集体活动打乒乓球,我就打了连续N个不靠桌子的球,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打乒乓球了(我小学打过乒乓球,但他是班里的无敌选手),还有我已经很久没有关注乒乓球了 很久。因此,严格来说,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乒乓球爱好者。

这次我里约奥运会毕业了,正在家里准备司法考试,自然也关注了。从抱怨的第一天起,我就不再想关心里约奥运会的信息了,但我对乒乓球的态度却不同了。情怀。张继科、马龙、丁宁、李晓霞、许昕、刘诗雯,这六个名字在这十二天里从陌生变得熟悉。因为我不喜欢下载应用程序,也没有时间看电视,所以我总是依靠微博评论来获取最新消息。经历这一切之后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https://img0.baidu.com/it/u=2933745437,409805323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7&h=371

有的人心高气傲,认为我们天下无敌,分分钟就能把对手打趴下;有人觉得,每次我们丢球、输掉一场比赛,我们就觉得是我们的原因;而有些人每次都开始丢球。那些唱反调的人,那些实力不够打单打的人是对的;还有的是抱怨解说和教练的,抱怨对手打得太狠的,抱怨对手打得太狠的,还有一直关注所谓男男CP的。为什么不让他们呢? Z 玩吗?刚刚打完单打,他还怎么继续打球呢?他一直在问团队赛制是什么样的。打完单打怎么打双打,怎么再打单打……真是颠覆了我对乒乓球的看法,让我分分钟想吐血,同时负能量爆棚。乒乓球确实是我们的国球,我们的水平确实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都是白痴。他们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以超越我们的国家队。能打进奥运会半决赛和决赛的,其实都已经很不错了。 ,此时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临场表现等因素都会影响分数。无论是个人赛的七战四胜,还是团体赛的五战三胜,一场比赛输掉两场比赛确实很正常。最重要的是运动员及时调整,进入发挥最佳水平的状态。至于丢球的想法,只有在可能出现11:0这样的尴尬局面时才丢球可以吗?不能完全依靠世界排名来判断选手的水平。这是一个积分系统。当然刘诗雯目前排名第一。但之所以不让她打单打,是因为大学期间刘诗雯在比赛中输掉了很多国外比赛,她可能无法胜任奥运会的单打任务。在团体比赛中,她打削球确实比丁宁容易得多,因为这是她的强项,而打削球确实是丁宁的弱点。但她也接连面对两个削球者,这对她的体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如果只看世界排名,李晓霞目前排名第五,但她在团体赛中的表现并没有让任何人失望。最重要的是,奥运会单打的名单由国家队经过几轮比赛决定。谁会拿这当笑话呢?教练不是比我们更了解运动员吗?难道他们不比我们更想赢吗?我们与他们的决定有什么关系?你在质疑吗?国乒大家关系好很正常。他们睡在同一个房间,在同一个球场训练。团体赛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三剑客确实很好,但如果把太多这种情绪带入比赛中,那就不好了。许昕是左手直,张继科是右手横。投篮方面,两人配合默契十足,而且张继科和马龙都是右手握投篮,所以很容易因为动作等原因互相碰撞。嗯,他们之前合作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虽然他们是凭借个人实力夺冠,但他们确实是在交手,也确实是撞到了,所以这样的阵型是科学的。还是那句话,我们比教练更熟悉、更懂得怎么打比赛吗?拒绝理解又假装理解又如何?团队赛制与个人赛制不同。这场比赛是五局两胜的比赛。前两场比赛是单打,一场是双打,最后两场比赛是单打。每场比赛也是五局两胜制。中国组合始终大比分3:0,即前两局都是单打和中局。双打他们都赢了,所以后面的单打就不用打了。只是在男团决赛中,他们输掉了一轮单打,所以在双打之后又打了一轮单打。这些都是基本的乒乓球常识。如果你真的喜欢看乒乓球,你就会知道。换句话说,你什么都知道一百度,但你还需要炫耀你的智商。

除了看比赛成绩,我还看了很多国乒队的采访、训练、日常视频。我真的感觉国乒真的很不容易。马龙说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话:“正是因为你们不担心,我们才更担心。”是的,中国人习惯于获胜,至少在乒乓球领域是这样。胜利是必然的、自然的。输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哪怕输掉一场比赛,也已经很可怕了。如果你全盘皆输,舆论键盘侠的嘴就能把你从天堂拖到地狱。他们会从个人懈怠上升到制度,他们会说我们纳税人付的钱让我们赔钱。你搞体育,连乒乓球金牌都敢丢!这些舆论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大家对于乒乓球的期待实在是太高了。即便他连续三年包揽了乒乓球的全部金牌,大家也不觉得奇怪。他们仍然认为这很正常。所以一旦输了,所有的期待都会变成失望,但这一切都是在国乒之下。他们不敢也不能犯任何错误。他们全力以赴,哪怕是浑身疼痛,需要打针止痛,也丝毫不能懈怠。王皓曾经失去过一枚奥运会单打金牌。那时的舆论虽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质疑声却不断。张继科创下最快完成大满贯的成绩后,却在国外比赛频频失利,并因性格不羁而被骂。他全身伤痕累累,但有几个人看到了他九针注射的痛苦。他们看到,在球队总结会上,他只能躺在床的一侧,无法坐起来。国乒之所以如此伟大,不仅仅在于技术。他们的心理素质确实比普通人要好。这不仅来自于他们自身的调整,也来自于教练组和国家队的精心训练。良性的比赛不仅考验他们的技术水平,更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比赛中,有时候即使处于劣势,最终也能反败为胜,奋起反击。

https://img2.baidu.com/it/u=2188919276,189100684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85&h=500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有一件事。我想很多人都把娱乐圈里同样的东西放到了体育上。他们盲目看脸、追星。我想这恐怕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是的,他们作为运动员而出名,他们希望球迷关注他们所代表的运动和体育精神,而不仅仅是他们原本的面孔和因运动而健美的身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忆童年与父母共赏乒乓球赛的温馨时光:从王励勤到大魔王,国乒的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