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汉服产业创新应对淡季,南筱原创汉服推出夏日新品五分裙和七分裙
新华社济南6月22日电 题:“淡季”看汉服产业的“新”与“变”——山东曹县汉服产业夏季观察新华社记者 张忠仁
作为一个以电商和汉服为生的小县城,山东曹县面对夏季汉服销售淡季,积极探索消费市场新需求,“小爆款”频出,汉服企业合作模式多元化不断发展,产业不断进步。脚步永不停息。
走进南晓原创汉服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虽然现在是汉服销售淡季,工人们却在一阵阵的锣鼓声中,正在对一条条米白色织金装饰的“五分裙”进行包边、包边。风扇和缝纫机。腰部。该公司负责人李震告诉记者,为了迎合年轻人和中老年消费者夏季的需求,公司专门设计了“五分裙”和“五分裙”两款新品。三点裙”。 “我们在网上预约了设计师,两款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多次修改,才调整到我们满意的状态。”李真说。
新产品好不好,消费者的“购买钥匙”不会说谎。在友爱云藏汉服基地展厅内,一件清新淡雅的长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也是今年夏天的新品之一,但一推出就供不应求。”曹县友爱云藏汉服基地负责人李子雷表示,这条长裙是仿醋酸面料制成的。与传统的马面裙相比,它没有褶皱,而且更薄更轻,悬垂性更强,适合各年龄段女性消费者的日常穿着。汉服爱好者胡新月说:“夏天我喜欢穿轻薄面料、浅色的马面裙,这条长裙凉爽又好看。”
https://img0.baidu.com/it/u=3858747036,243297844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200
工作人员展示夏季汉服新品。新华社记者 张忠仁 摄
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汉服销售重心转向商家“扫货”采购。李子磊告诉记者,近一周以来,苏州、洛阳、沉阳、大理等景区汉服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纷纷前来购物。 “平均订单量为300件,每件售价约260元。虽然汉服基地比平时安静很多,但需求端依然火爆。”李子磊说。
汉服行业玩家在夏季的探索,不仅将自己的产品带入了消费者的衣柜,也带动了产业联动的蓬勃发展。进入六月,高校再次迎来毕业季。记者上网发现,不少毕业生的学士服上都穿着汉服。 “‘学士服+汉服’的着装理念很新颖,但由于学士服一般都是大学购买的,大多数毕业生只能自己‘改装’——在学士服上加云肩,在帽子上加发夹来实现。 ”汉服行业专家高彦军表示,今年,公司瞄准“学士汉服”市场,与济南多所高校商讨单独设计和采购方案,将汉服元素融入学士服中,将学校特色融入到设计中。 “目前已有四所大学表达了合作意向,相信明年毕业季,我们会看到更多具有民族风情、校园特色的汉服产品。”高彦军说道。
“去年10月,我参加了一次汉服体验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与绚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决定用学到的服装设计知识来支持家乡的产业发展。”谈起选择“汉服设计师”,刚毕业的专业人士张子晨颇为感慨。从设计、打版到采购、样品制作,实习期结束后,张子晨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站式”汉服设计,并于前不久与公司成功签约。张子晨说:“夏季虽然是汉服销售淡季,但‘小爆款’的频繁出现,是对我们这些2000后、汉服产业经营者最好的认可。”
https://img0.baidu.com/it/u=2308222665,211471332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6
一个女孩正在直播带货。新华社记者 张忠仁 摄
今年以来,汉服、马面裙相继流行。近来,“新中式”服饰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上海女孩徐茜说:“我比较喜欢传统文化。‘新中式’服装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属性,而且适合日常穿着,好看又舒服,去掉了一些历史和陈旧的东西。”文化元素。”通过拍照老字号景点“打卡”,有“人从画中来”的感觉。曹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孔繁星认为,年轻人才的创造力将再次为汉服和传统文化赋能,形成良性循环。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全国销售汉服的前2000家网店中有1200家来自曹县。目前,曹县有近10万汉服练习者。汉服的染整、裁剪、成衣可在半径五公里内完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品牌孵化体系。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霞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把曹县打造成中国古装影视剧场景体验中心和中国汉服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并不断拓展整个产业的内涵,实现产业升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