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0-3 21:16:30

频繁借钱又按时还钱的人,背后可能隐藏的大问题

我想给大家一个善意的建议:对于经常借钱并按时还款的人来说,尽量远离,能借的钱就不要借。这不是良好信用的标志。如果一次又一次地借、还,可能就会出现大问题。

生活中,恐怕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朋友:每次借一笔小钱,多则三五百元,少则一百八十元,并承诺在短时间内还清。三到五天,到期的时候,他们确实会按时还款;但又过了三两天,我又伸手借钱,又开始了循环。

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时,都会因为朋友的情谊而无法挽回尊严而拒绝。毕竟他们借的钱不多,而且每次都按时还款,所以他们只是“能帮就帮,能借就借”。

但一旦被他带入了他设定的节奏,有一天你就会吃亏。这种借还方式存在很大隐患,基本集中在以下几类人身上:

一种是有稳定收入来源,但消费不受控制,入不敷出的人:

能够按时还款,意味着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他的收入肯定不会很高,或者说他的消费与收入不匹配,经常“赚三块钱”,甚至无法控制地消费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收入。

例如,一名上班族的月薪是4000元。每月15日发工资后,下个月15日前全部花完。此时,他不得不向周围的朋友借三五百元才能维持生计。或者工资花完了,今天想要一套衣服,就借300买;他明天想要一双鞋,然后再借 500 块钱去买。如此下去,身边的朋友就成了他的“周转站”和“提款机”。

这类人有信用意识,不会拖欠债务,但也存在隐患:一旦收入来源不稳定,三五百元就无力还款。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借钱还钱”的同时,我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观念有问题,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一年下来我才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一分钱积蓄,还欠周武正王赵谦孙俪……300、800、600、200、700元……加起来,这也是一笔巨款。

https://i2.hdslb.com/bfs/archive/67a953ed36cf64de28c2a6ef3facfc3ccad54a34.jpg

第二种是不断堵洞、拆东墙建西墙的人:

我一生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每次他找我借一千八百块钱,有时是早上借,下午还,甚至借了两小时就还;有时他借两块钱,一天就还清。三次。

我一开始并没有当真,以为他只是做短期周转。毕竟从银行取钱需要时间,到了他就会还给我。我什至一度以为他是在故意“考验”我,看看我能否把他当作真正的朋友。

直到有一天,我们坐在食堂面对面吃饭,无意间看到了他手机的界面,我们才恍然大悟。这家伙的手机桌面上至少有几十个贷款应用程序。从应用程序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即使可以借钱,也不会很多。每一个不过三两千,甚至三五百,但加起来有几十个。 ,估计不到10万。

我这才意识到,他向我借钱是在“堵一个洞”:如果今天有一笔钱到期,就借1000块堵住,然后再借给我;如果今天有一笔钱到期,就借1000块堵住,然后再借给我;如果今天有一笔钱到期,就借1000块堵住,然后再借给我;如果今天有一笔钱到期,就借1000块堵住,然后再借给我;如果有一笔钱到期,就借1000块堵住,然后再借给我;如果明天有一笔钱到期,再借,然后还……如果有一天到期三两,你为什么不向我借三两呢?他是名副其实的“财富管理大师”。

后来我开玩笑地告诉他,我知道你为什么借钱了,马上就还了。这种东西的利率不低,还是少用为好。

也许他被我“看穿”了,觉得自己辜负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后来就不借钱给我了,然后我们就和他联系少了,直到失去联系。我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https://xp.qpic.cn/oscar_pic/0/4eb2f7453a4240839e5222b5ac0epict/0

第三种就更可恨了,放眼长远钓大鱼:

如果前两类人没有恶意,只是消费习惯和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但仍然看重个人信用,那就有道理了。毕竟,即使他们最后一次不还钱,他们也不会损失太多。

但接下来要提到的类型却是非常“可恨”的。这种人深谙“心理学”,是“长棋钓大鱼”的践行者,让对方步入自己设下的陷阱。最终损失惨重。

具体表现如何?首先,借的金额小,约定的期限不会太长,一般就几天,而且一般会提前还清,甚至更多,这样人们就可以一步步放下戒心,一步步品尝一些小好处;接下来,贷款金额逐渐增加,期限逐渐延长,但仍会如期还款,甚至适当给予一些“利息”。

最终,事情变得无法控制。我一下子借了几万、几十万甚至几十万,毫不犹豫地写下欠条,约定利率。贷款下来之后,就没有任何消息,或者即使能找到人,我也总是说“没钱,再等等”。 “慢”。可万一找到人了呢?对于民事借贷法他也无能为力,借来的钱都已经花在了吃喝玩乐上了。

我记得以前在新闻里见过这种“损友”的行为。起初,我只借了18000元,每次还钱后,我都会请他吃饭以表达谢意。朋友渐渐放松警惕后,最后一次借了350万元。然后就消失了。

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有“手头拮据”的时候,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很正常,但毕竟没有人的钱是大风吹来的,所以借钱之前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借的,不要出于同情而拒绝。

如果你决定借钱,你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还不是因为你不信任别人吗?因为“钱”字连朋友都做不成的例子还有很多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频繁借钱又按时还钱的人,背后可能隐藏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