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风波:假货质疑与市场监管调查引发股价下跌
拼多多上市五天市值蒸发50亿美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互联网监管司已要求对其销售假冒产品、仿冒知名品牌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上市、假货、质疑、回应、被调查”,这五个关键词可以涵盖拼多多上市五天以来的所有风波。
由于网上舆情不断,截至昨日,拼多多(股票代码:PDD)股价为20.59美元/股,总市值为250.25亿美元。与上市当天最高市值300亿美元相比,已下跌50亿美元。
昨天上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互联网监管司要求上海等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拼多多销售山寨产品、复制名牌问题进行调查。
业内人士对上游记者表示,拼多多能否处理假货纠纷,很可能成为拼多多作为上市公司面临的更大挑战。
陷入“假货漩涡”
拼多多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电商市场中脱颖而出,历尽艰辛。从瞄准三四五线城市和县乡,到“农村包围城市”的差异化策略,最后形成低价订购模式,拼多多给人们留下了“便宜”的印象从一开始。 。
而便宜往往与“假冒”、“山寨”产品直接相关。
事实上,拼多多陷入“假货漩涡”并非上市后。拼多多在上市之前就被一家名为爸爸的纸尿裤制造商起诉假货侵权。
记者梳理多家媒体发布的报道后发现,7月27日,一张“原价888元的贝因美红艾加奶粉在拼多多平台售价7.5元”的图片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有网友指出,拼多多平台存在销售过期奶粉等问题。
https://img2.baidu.com/it/u=2716000762,143688797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7月28日,创维电视正式发布严厉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销售假冒产品。随后,极米无屏电视、大亿集团均发表官方声明,称其并未授权拼多多购物平台,也未自行销售其产品。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发文称,拼多多上的“星宝宝家居生活店”出售盗版皮皮鲁书籍,给自己和读者造成损失。
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拼多多成为了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
回应外界质疑
7月31日,拼多多上市第四天,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以及法务部成员出面回应外界质疑。
“本来行程安排和沟通上会有冲突,但我还是希望能和媒体坦诚沟通。”这是拼多多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后,黄峥所表达的和解与诚意。
黄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拼多多平台上可以定义为假货的商品数量肯定比媒体想象的要少。 “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客单价决定的,而40元的东西,是有造假成本的。假货肯定比想象中要少,但在山寨方面,拼多多目前肯定做得不够好。” ”
黄峥还表示,很多人将假货与假货混为一谈,拼多多在打击假货方面从来没有犹豫过。不同的人、不同的收入有不同的消费选择,但消费公平是第一位的。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也表示,“假货是一个社会问题,打假不是一家人就能解决的,必须共同努力,让3岁的拼多多承担这个责任,不公平。”
拉淘宝支持你
今年1月,阿里巴巴发布《2017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称将“治理酒驾等假货”,并指出2017年11月协助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一举消灭他们。该团伙生产并销售假冒康宝莱奶昔,并在拼多多上销售。
https://img1.baidu.com/it/u=4224180404,316428096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94&h=500
今年6月8日,国家扫黄打非办公室对拼多多平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深入调查,相关线索已移交有关地方查处。
黄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台管理中会出现一些“漏网之鱼”,这与淘宝刚起步时遇到的假货问题类似。 “拼多多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经验,我们可能很难克服它。但是,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得更快一点。”
达达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拼多多、淘宝上存在所谓的山寨品牌。这实际上是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拼多多在处理山寨电视机方面也效仿淘宝。
同时,达达还表示,拼多多上的很多低价婴儿奶粉都是过期产品。 “这些过期奶粉占整个奶粉销量的20%。”
大众不买账
与此同时,拼多多新闻发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已向国家互联网中心备案。 “商业竞争应该是底线竞争,我们对这几天遭遇的舆论动员能力感到不寒而栗。”
不过,公众似乎并不相信拼多多的说法。
有网友表示,如果其他平台卖假货,拼多多就应该卖假货,难道不应该受到批评吗?批评就没有底线吗?
市场监管总局互联网监管司高度重视媒体报道的拼多多平台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已要求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并要求上海市及其他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媒体反映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严肃调查检查。消费者和商标权人举报拼多多平台销售山寨产品、模仿知名品牌的情况。无论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的经营者,只要构成违法行为,我们都会依法严肃处理。
上游新闻记者 曲红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