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2-10 05:50:29

领导与管理:从历史演变到现代实践的深度解析

领导和管理的方法、手段、技术和艺术也是相同和相似的。

一般来说,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先于领导。

有人说领导力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形成的。领导力已经从管理学的一部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关注领导力和领导力科学。

这正好说明了领导力和管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绿胜蓝”。

然而,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领导和管理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从根源上看,管理先于领导,管理先于领导。

从含义上来说,它们也有很大不同。管理有多种定义。我最喜欢的是:

管理是整合各种资源的活动;管理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活动;管理是一个团队游戏;管理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活动。

美国学者认为,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活动,使他人和管理者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领导力有很多种定义。我最喜欢的是:

领导力是通过人际交往过程影响、激励和引导人们执行某些任务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

领导和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技巧和艺术也有很大不同。领导和管理最大的区别是侧重点不同。领导和管理侧重于不同的事情。

首先,管理着眼于现在,领导着眼于未来。

有人可能会问,领导现在不应该问吗?管理层不问未来吗?其实,我们都要“问”现在和未来,但我们这里说的是“关注、聚焦”。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个有职位的人,如果你的主要关注点是“现在”而不是“未来”,那么你的“管理成分”就会更强,主要是作为管理者;因此,你的主要关注点是“未来”,你的“领导成分”可能更强,主要是作为领导者。这是一般意义上的。

其次,管理注重过程,领导注重目标。

在管理活动中,过程管理尤为突出。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职场出现了一股“细节”风潮和另一种“流程”风潮,基本上都是注重流程管理。作为领导者,重点是目标。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主张让员工通过目标来控制和管理自己。

https://img1.baidu.com/it/u=2686880263,560785375&fm=253&fmt=JPEG&app=138&f=JPG?w=500&h=313

第三,管理注重效率,领导注重结果。

效率是管理永恒的目的,也是管理最基本的目的。伟大的管理大师、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被誉为“效率迷”。他最经典的管理案例是“铲子测试”;最经典的理论是“时间-动作”,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个动作? ,只有这么多的时间来采取行动。对于领导来说,他们更注重结果,尤其是一些大领导,更注重结果和效果。 “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想要好的结果!”

四是管理注重秩序,领导注重创新。

通过管理,就有秩序。交通秩序、教学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秩序都必须通过管理来实现。好的秩序源于好的管理!管理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秩序。对于领导者来说,在保证秩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是引领的着力点。

第五,管理注重内部,领导注重全局。

所有管理基本上都是内部管理。当我当上院长后,我只能管理自己的学院,不能管理其他学院,更不能管理其他医院、机构、企业。 “老板不管老师的事”,这叫“内部管理”,就是管理内部,不管理外部。对于领导者来说,不仅要对内带头,还要注重对外联系,注重上下、左右、内外的协调,顾全大局。

第六,管理注重共性,领导注重个性。

比如,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某公司规定了一项制度:上班或者开会迟到3分钟以上,扣工资100元。这很常见,每个人都会这样做。这天,小张上班迟到了5分钟。按照制度,他的工资要扣除100元。这就是严格的管理。随后领导对小张说道:“小张,你今天上班怎么迟到了5分钟?”小张说:“早上上班的路上,我看到路边有一个孕妇快要生孩子了,周围的人都没有理睬她。我就背着她去了最近的医院,安顿下来,给家人打电话,然后赶去上班,但她已经迟到了。”于是领导决定在扣除小张工资100元后奖励他。 200元——小张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这就是一个领导者的人格。

第七,管理重约束,领导重激励。

约束是对人、物、机构、活动的控制,使之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约束是管理、控制、约束、约束、控制、限制、控制、治理、控制的重要手段。没有不需要约束的管理,也没有没有约束的管理。然而,束缚只能束缚一个人的身体,却束缚不了他的心。因此,领导者更加注重激励。人们常说:得才者得天下。如何获得人才?人们也说:得人心者得才。如何赢得人心,人们也说:善于激励人的人,赢得人心。

第八,管理注重事,领导注重人。

在管理者眼中,看到的是工厂、机器、产品、产量、产值、利润、税收;对员工的重视是物质激励。然而,作为领导者,你需要看到工厂、机器、产品、产出、产值、利润和税收背后的人。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在公开场合问他的员工:“当有人问你松下生产什么产品时,你应该如何回答?”面对员工们茫然的表情,松下幸之助自问自答:“你应该这样回答:我们松下制造人和人才。我们也制造电器。”因此,领导者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九、管理讲究方法,领导讲究艺术。

:方法、方法、实践、方法、手段、措施、程序、过程、途径、路径、例行公事、模型,是过河的桥和船。领导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能、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的总称。作为领导者,你更注重方法的熟练运用,运用到极致,升华为艺术。

第十,管理注重规范,领导注重灵活性。

管理强调制度化、制度化、规范化,规范生产经营管理的行为,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规范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在规范的基础上,领导者要注重灵活性。过多的规范会使其变得僵化、机械,从而抑制创新和创造力。

第十一,管理注重证据,领导注重经验。

管理层强调用实际的事情来证明这是对还是错,包括一些正面和反面的案例。领导者更注重经验,更注重感性的东西,以及用到的知识或技能。因此,有人说管理就像西医。是否有疾病,需要先用各种仪器检查;领导力就像中医,望、问、闻、听,五诊结合。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才厉害!

https://img1.baidu.com/it/u=2293783667,256073892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12&h=306

第十二,管理注重量,领导注重质。

管理需要量化指标。用数据说话,就是用数据作为管理的基础。管理必须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原因之一就是数据和量化!领导更注重本质上的总结。例如:“小张怎么样?”回答:“还不错!” “不错”这个词是一种领导语气。然而,在管理中,我们不禁要问,小张犯了多少次“错误”,损失了多少?它必须被量化。

第十三,管理重控制,领导重影响。

管理的本质是控制,控制是管理的重点。我们必须控制组织、活动和人员,只要不出什么事。领导者更注重影响力,特别是影响人,影响员工的心,影响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和奉献精神,让员工愿意为组织努力工作,创造超额价值和服务。

从理论到实践,管理和领导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管理和领导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管理和领导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领导力源于“蓝”,源于管理,但胜于“蓝”,胜于管理。

这里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词并不是说管理和领导更重要,而是管理和领导齐头并进,都重要。由于某种原因,过去不重视领导力,但现在更重视领导力。

一个有职位的人,既要学管理,又要学领导。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是一位管理上非常严格、强势的人。不过,他有句名言:“不要只管理,要学会领导”。

曾士强先生非常强调不要“过度管理”。

在美国,许多大学都开设领导力课程。

这种区别和联系也说明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单一的管理可能有缺点,单一的领导也可能有缺点,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最佳角色定位:“领导经理”。

最好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是管理和领导的结合,影响下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领导与管理:从历史演变到现代实践的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