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2-6 22:36:41

陈嘉庚与李光前:华侨银行的创立与发展,家族财富的传承

陈嘉庚是旅居新加坡的爱国华侨。他支持中华民族抗日,发展华文教育,培养星洲华人精英。在此背景下,他将华侨银行前身华商银行的部分股份转让给女婿李光前。在此基础上,李先生整合中华商业银行、和丰银行、华侨银行,成立中华商业银行。华侨银行始建于1932年,90多年来已发展成为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性金融集团。 2021年,华侨银行资产规模达到5421亿新元(约合人民币26369亿元),其中李光前家族财富2021年福布斯公布将达到21亿美元。

1. 家庭成员

李光前先生

李光前(1893年—1967年6月2日),原名李玉坤,福建南安人。他是华人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新加坡儒商典范、东南亚橡胶大王。李光前生前是世界十大华商之一。他创建的橡胶王国对世界橡胶工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是当代新加坡、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杰出的华人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李光前获得马来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62年,新加坡政府聘他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首任校长。

李成义 南益集团董事长

李成义博士是李氏基金会和南益集团的主席。他1921年出生于新加坡,通过其父亲李光前于1952年创立的李氏基金会,为教育、艺术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大量慈善捐款。李光潜先生生前有6个孩子,李承毅为长子。 1946年,李承毅留学美国,回到新加坡加入南益集团。 1955年,李成毅慢慢接手了李氏集团的印尼业务。十年后,他成为掌管整个李氏集团的总裁。李光前的长子。

李承志先生

李承志先生1923年出生于新加坡福建省南安县梅山镇景丰村。他是“橡胶大王”李光前先生的次子,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孙子。二战后,李承志先生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尔顿商学院。承志先生学识渊博,曾被著名大学或学术机构授予的称号包括:美国沃尔顿商学院授予他杰出贡献荣誉博士学位(1995年)、泰国亚洲理工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1998),英国科学院荣誉院士 (1998),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荣誉外籍院士 (2001),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荣誉博士(2006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09年)。李光潜的次子。

李成伟,华侨银行董事

李成伟是李光前的第三个儿子。 1966年出任华侨银行董事局成员,并于1995年8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期间担任华侨银行董事长兼行长。2001年,他策划收购吉宝资本控股公司是当时新加坡第六大银行,资产24亿美元。此后,他担任华侨银行董事。李成伟负责华侨银行和南益集团的部分业务。

李帝石 华侨银行董事

Liddy Sze,华侨银行董事,1993年至1998年担任高级职位,1998年至2000年担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伦敦帝国理工学院MBA。李光前的孙子。

2、家族企业(1)华侨银行

华侨银行是新加坡最古老的银行。它于 1932 年由三家本地银行合并而成,其中历史最悠久的银行成立于 1912 年。按资产计算,它现在是东南亚第二大金融服务集团,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 - 银行评级,穆迪评级为 Aa1,惠誉评级和标准普尔评级为 AA-。华侨银行以其财务实力和稳定性而闻名,一直被《环球金融》评为全球 50 家最安全的银行之一,并被《亚洲银行家》评为新加坡管理最佳的银行。华侨银行及其子公司提供广泛的商业银行、专业金融和财富管理服务,从消费者、企业、投资、私人和交易银行到财务、保险、资产管理和股票经纪服务。华侨银行的主要市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大中华区。在1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70多家分公司和代表处。其中包括华侨银行NISP在印度尼西亚的230多家分行和办事处,以及华侨永亨银行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70多家分行和办事处。华侨银行的私人银行服务由其全资子公司新加坡银行提供,该银行在独特的开放式架构产品平台上运营,寻找一流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目标。

(2) 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大东方控股是华侨银行的保险子公司,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历史最悠久的人寿保险集团。

(三)环球狮资管理公司

Lion是东南亚最大的私营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Lion 于 1986 年在新加坡成立,隶属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历史最悠久的人寿保险集团 Great。我们也是新加坡资产第二大金融服务集团华侨银行集团的成员。凭借深厚的本地血统和传统,再加上利用集团资源和联系的能力,Lion 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为我们的投资者提供一流的以亚洲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我们与大东方和华侨银行的合作伙伴关系仍然是我们韧性和稳定性的基石。作为一个集团,我们秉承长期管理客户资产并帮助他们代代相传财富的理念。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我们管理的资产 (AUM) 为 692 亿新元

(4) 华侨银行证券

华侨银行是华侨银行的子公司,华侨银行是东南亚资产第二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也是全球评级最高的银行之一,获得穆迪 Aa1 评级。华侨银行以其财务实力和稳定性而闻名,一直被《环球金融》评为全球 50 家最安全的银行之一,并被《亚洲银行家》评为新加坡管理最佳的银行。华侨银行及其子公司提供广泛的商业银行、专业金融和财富管理服务,从消费者、企业、投资、私人和交易银行到财务、保险、资产管理和股票经纪服务。华侨银行于2012年11月收购了PT 80%的股权,一个月后将子公司更名为华侨银行。 2014年12月,华侨银行在华侨银行的持股比例增至95.1%。作为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华侨银行持有股票经纪牌照和承销商牌照,使其能够在印度尼西亚提供证券交易服务以及境内债务和股权融资解决方案。华侨银行完全有能力成长为印度尼西亚领先的证券公司之一。通过其区域证券部门 OCBCPte Ltd.,客户可以访问并投资超过 14 个交易所。凭借从交易商协助到移动和互联网交易平台等多种交易渠道,客户可以轻松便捷地交易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证券。

(5) 新加坡银行

新加坡银行是东南亚第二大银行、亚洲全球私人银行华侨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在强大而开放的经济体中运营。我们是亚洲发展最快的私人银行之一,提供结构化且一致的方法 - 具有强大研究能力的开放式架构产品平台,可根据每个客户的需求提供全面的基于风险的解决方案。由于我们的战略定位是通过办事处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因此他们还可以使用我们母公司的全套投资和商业银行解决方案,例如融资、保险和经纪服务。

三、发​​展历程 1893

◆李光前,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他的父亲李国专在厦门和新加坡经营小生意。李光前自幼在家乡的一所私立学校接受教育。

1903年

◆李光前10岁时来到新加坡。他在英印学校学习英语和数学,周末在养正学校学习中文。

1909年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李光前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派往清政府开办的暨南书院(暨南大学前身)学习,招收海外华人学生。东南亚。毕业于暨南学院

1911年

◆李光前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预科),后转入唐山路矿学校

1912年

◆中国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https://img2.baidu.com/it/u=1309686343,47986791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40&h=445

◆李光前乘船返回新加坡,在道南学校和崇正学校任教。很快他考入了当地政府开办的测量学院,同时在美国大学学习函授工程课程。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中文日报《Lak Bao》的电讯翻译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李光前无奈辍学经商,到庄希全创办的国货公司工作。

1916年

◆李光前因英语熟练度和工作能力受到陈嘉庚赏识,被陈嘉庚旗下千亿公司聘用

1917年

◆林秉祥旗下和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19年

◆华侨银行有限公司成立

1920年

◆27岁的李光前与陈嘉庚的大女儿陈爱丽相恋并结婚。婚后,两人依然恩爱如初,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的生活。

1923年

◆8年时间,陈嘉庚先生将华商银行10,000股转售给李光前。四个月后,李光前当选为中国商业银行董事。

1925年

◆华侨银行在厦门开设分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连续经营90多年。

1926年

◆李光前先生在干益公司工作时,曾以10万泰币在麻坡购买了一块土地,但因地处偏远,有老虎而荒废。次年修路,地价飞涨。

1927年

◆李光前离开千亿公司,开始独立闯入自己的世界。他首先创办了一家作坊式的制胶熏制厂,作为自己的独资企业。

1928年

◆1928年,有人以新台币40万元买下这块土地,净利润新台币30万元。同年8月,他用这笔钱与妹夫林国忠共同创办“南益橡胶公司”。

1932年

◆先生。时任中华商业银行副董事长的李光前主导三家银行合并成立华侨银行。

◆华商、华侨、和丰三家华人银行并入新加坡华侨银行。李光曾任华侨银行副董事、董事长。

1937年

◆李光曾任公司董事长,直至1964年因病辞职。在任期间,李光前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除新旧之外,又增设了一个民政部,业务日益兴盛。分支机构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甚至香港、上海、厦门等地,成为东南亚实力雄厚的中资银行。

1939年

◆李光前当选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

1941年

◆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光前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橡胶会议。由于交通中断,他被迫留在美国。日本占领东南亚时,因他在战前积极抗日救国,其财产被列为“敌产”,全部被没收。

1945年

◆二战结束后,李光前历经浩劫回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并担任新加坡顾问委员会委员。在协助新加坡重建工作的同时,他也着手恢复橡胶工业。此时,李光前五十岁出头,正值壮年。远在美国的儿子学成归来,全身心投入到南益公司的事业中。

1948年

◆华侨银行通过引入夜间保险箱系统改变了银行业的面貌,该系统允许客户在天黑后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

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略物资橡胶工业蓬勃发展。除了橡胶产业外,李光前还积极投资其他领域,逐步将业务推向多元化集团化道路。

1954年

◆李光前正式退休。他所创立的南益集团的业务,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承毅、承志、承伟。到1967年他去世时,南益集团已拥有26家公司,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欧洲和美国,经营范围涉及橡胶、食品、种植、航运、商业、工程、木材、印刷等行业。主要公司有南益集团和华侨银行。李氏家族估计身价超过16亿美元

1958年

https://img0.baidu.com/it/u=295637665,13163699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435&h=529

◆为郊区客户创建手机银行。

1965年

◆李光前因肝癌回国治疗。在此期间,他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盛赞他的爱国精神,高度评价他为教育和促进侨胞融入当地生活所做的贡献。

1967年

◆6月2日,李光前因救治无效在新加坡去世。

1970年

◆华侨银行总资产超过10亿新元,是当时新加坡最大的银行机构,存款基础最多。

1972年

◆华侨银行收购四海交通银行。

1980年

◆华侨银行率先安装24小时取款ATM机和Easi-Cash ATM机,可以进行资金转账,快速提取固定面额的现金。

1994年

◆华侨银行在马来西亚设立分行。后来,马来西亚华侨银行已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

2002年

◆华侨银行和吉宝塔利班银行在运营和法律上已经实现整合。

2003年

◆2月,华侨银行宣布New ​​n(New)作为其发展平台

◆11月,华侨银行与华侨银行合并

2004年

◆华侨银行将其在大东方控股的持股比例从48.8%增至81.1%,创建了一个资产基础不断扩大的金融服务集团,可以充分利用华侨银行和大东方控股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的优势。

◆华侨银行收购了PT OCBC 的合资伙伴PT Bank NISP 22.5% 的股份。

2005年

◆华侨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与海峡狮子资产管理公司合并后,Lion 成为华侨银行的子公司,以实现其在广泛资产类别的投资产品能力的协同效应。

2006年

◆1月,华侨银行收购了宁波银行(“BON”)12.2%的股权,成为第一家对中资银行进行战略投资的新加坡银行。此后,我们于2014年9月将BON的持股比例增至20%。

2007年

◆ 8月,我们在中国设立了当地实体——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它提供一整套满足个人金融需求的个人银行产品和服务,以及向在市场上运营的外国公司和本地企业提供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

2008年

◆伊斯兰银行子公司OCBC Al-Amin Bank(“OCBC Al-Amin”)是华侨银行在马来西亚设立的第一家新加坡伊斯兰银行。

2010年

◆华侨银行完成对ING亚洲私人银行的收购,标志着华侨银行全面财富管理战略迈出了转型的一步。被收购的实体成为华侨银行的全资私人银行子公司,并更名为新加坡银行有限公司(“新加坡银行”)。新加坡银行使我们在高净值人群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并巩固了我们作为亚洲领先财富管理公司的地位。

2012年

◆11月,华侨银行收购股票经纪公司PT 80%的股份,一个月后将子公司更名为OCBC。

2014年

◆华侨银行以 62 亿新元收购香港上市的永亨银行,开始了我们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我们首先于2014年7月收购永亨银行的多数股权,并于2014年10月完全拥有该银行。此后不久,我们将其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2014年10月,我们还将香港和澳门的特许经营店更名为华侨永亨银行。

2016年

◆7月,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华侨永亨中国”)。华侨永亨中国总部位于上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嘉庚与李光前:华侨银行的创立与发展,家族财富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