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1368 发表于 2024-12-6 13:36:09

四川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精准发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9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主题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书写中国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主题,主题是“精准发力”。

发布会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曾继明表示,四川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方式转变。质量,进一步把握国家大局。自己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

将从八个方面精准发力,培育六大万亿级产业。

如何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找到坐标,全面落实“精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总体要求?具体来说,四川将布局8个“发力点”。

精准选择产业主攻方向

着力突破实体经济,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支撑。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好协调产业发展质量、规模、效益,实现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培育形成六大万亿级产业,大力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实施新材料、能源化工、食品、纺织、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研究出台省级领导联系重点产业机制。在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赛道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等新兴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产业将实现大规模突破。

精准发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实施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行动,推动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以企业为龙头,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建立高能创新平台,加大培育国家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建设省级锂电制造创新中心的力度离子材料、动力电池、智能传感器等。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和瓶颈,编制年度工业基础高-优质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列出并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和一批企业主导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出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工艺优化、批量生产、示范推广“一站式”应用示范项目, ETC。

精准打造产业发展载体

项目方面,实施工业投资,助推工业发展新动能,建立了以“立项未开工、开工未建”、“五未”项目为重点的重点项目月度调度机制。建设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见效”。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加快我省产业升级。园区方面,围绕“专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绿色化、一体化”方向,加快工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协同推进园区载体平台、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污染治理等能力建设。企业方面,落实重点企业引领产业发展行动,开展四川省制造业龙头企业考核试点,努力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组织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供需对接“专、专、创新”专题活动,强化大中型企业协同配套,促进大中型融合发展规模企业。

https://img0.baidu.com/it/u=2197725380,27254506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4&h=373

精准发力促产业链强、集团强

出台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发展行动,布局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从省级到国家级集群体系建设到世界一流。集中力量支持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承德高端能源装备、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三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效实施三年培育提升行动,加快迈向世界先进水平班级;重点围绕高端航空航天装备、钒钛、稀土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配套性优势产业集群,向国家级集群跃进。突出四川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质白酒、天然气、石化等一批特色产业省级集群。实施产业链强补工程,重点关注超高清视频、白酒酿造等50条产业链,拟制定发布《六大优势产业强补投资目录》,发布“白名单”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确保产业链安全稳定。

精准发力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制造产业发展

拟印发实施《关于高质量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千人技改、千家企业改造”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安全环保节能——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开展“技术改造+新装备”和“技术改造”。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五年行动我这里提到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五年行动”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点行动。发布并实施《关于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托清洁能源优势,加快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导重点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开展绿色生产。近零碳排放园区、零碳供应链等低碳试点项目。努力使四川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打造一批“四川制造”优质品牌。

精准发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拟出台《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四川省邱区山区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引导农机装备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适合发展的农机装备产业邱区农业。重点发展化肥、农药、农膜等绿色农业投入品,提高支撑能力。实施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行动,打造一批乡村级数字化典型应用,努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拟实施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先进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双赋”行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和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带动服务业发展。

精准推进开放合作,加强区域协作

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引领,全面深化跨省产业合作,加快万达开天然气、锂钾资源创新开发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精准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持续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活动

精准打造产业营商环境

深化“万人帮万企”活动。大力开展产业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规模。启动“经纬人才计划”,加强产业人才供给。实施“四川工业文明溯源”行动,弘扬“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等四川工业精神,增强与四川共建现代工业体系的工业信心和精神动力特征。

推动加强企业三级梯度培育和精准服务

企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四川提出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培育和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持续加强企业培育和服务。

https://img1.baidu.com/it/u=2176909966,103403438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下一步,四川将如何加强企业培育和服务?发布会上,曾继明透露,将主要围绕精准服务和梯度培育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分析分类引导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走“一带一路”发展道路。 “专业化、专业化、创新化”,并重点围绕以下三个层面推进此项工作。

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跨越式发展

四川以“创一流、突出‘试点’、培育贡嘎为抓手”为抓手,组织实施制造业龙头企业试点培训和“贡嘎培训”行动,带动全省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他们的质量和双倍的发展。培育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世界一流企业和“试点”企业。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领先地位,成长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

组织开展四川省首批制造业试点培育,力争今年创建国家级制造业试点企业。抓好培育以贡嘎培优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优质企业。深入开展“贡嘎创优”活动,每年动态调整,将更多进取心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企业纳入名单,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抓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

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帮扶与培训相结合,推动优质企业提高实体经济企业发展水平以点对点的方式。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完善制度体系,出台配套制度措施,全面系统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继续完善工业企业从小到大升级重点培育数据库,抓紧落实小到大升级的各项奖励支持政策。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0家以上。

继续加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等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中小企业。积极创建第二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年力争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个、新增“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专业化中小企业1000家。

积极开展“数字赋能、科技成果赋能、质量标准和品牌赋能”等中小企业“三赋”国家活动,推动中小企业迈向中小企业价值链的高端。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新管理国际标准试点。力争成为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引导优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机会,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继续实施中小企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

做好企业服务,深入开展“万人帮万企”活动

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集聚推广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等优质服务资源以及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组织实施直接政策,“暖心帮企”、“惠企服务”、“联通要素”四大行动。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健全“专职服务班+服务专员”帮扶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共同诉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精准发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